文章内容

杭州师范大学 - 《杭州师范大学报》

经亨颐先生与故宫

作者:徐学会    
2019-09-25     浏览(192)     (0)

  600 年的“故宫”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已成“网红”,成为国人的新“打卡地”。“网红”的故宫,引发很多人的“遥想”,翻起了历史的旧账。有人撰文 《八十年前什么人敢拆故宫?》 《1928 年故宫“拍卖”风波》 《故宫曾被视为天字第一号逆产有人建议文物拿去拍卖换钱修新楼》 等,开始翻 91 年前(1928 年 6 月)经亨颐先生的“旧账”,甚至还有人认为,经亨颐先生当时是中山大学的副校长,是国民党人,属于南方这一派。看到北方有故宫,觉得碍眼,所以向国民政府提出议案,要把故宫拆掉。显然,此说法荒唐的很,经亨颐先生留学日本,在浙江第一师范(我校前身)做校长时,还准备建设“博物馆”,怎么会如此心胸狭隘?很多人并未留意当时的背景,只一味的看到经亨颐先生提出的议案,觉得内容“荒唐”。其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如此提法是有其原因的。
  当时,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方都在“觊觎”着故宫里的文物。冯玉祥、段祺瑞、黄郛、奉军、清室人员、有古董欲的官绅等等,都有把故宫占为己有之嫌。张作霖于 1927 年 6 月18 日出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独自把持了北京政府,擅作主张成立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于 10 月下旬接收了故宫博物院,另派王士珍为院长、袁金铠为副院长,他又放言要提取故宫藏物。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革命军于 1928 年 6 月中抵定北平,接收了故宫博物院,由易培基出任院长,着手拟订《故宫博物院组织法》 与 《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条例》。然而,故宫运营需要经费,遇到重重困难。此时,国民政府对如何处理故宫文物有了分歧。作为国民政府委员的经亨颐提出了“逆产”处理议案,议案内容表述在今天看来,颇为“激烈”或说“极端”。然而,陆建德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在《揭秘故宫的“开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文中,对经亨颐先生的提案作了中肯的评价“经亨颐在国民党政府北伐胜利后提议废除故宫博物院,不为无因。”他说,鲁迅先生长期担任教育部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负责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方面的事务,参与很多具体的工作。古物在交接的时候最容易引发当事人的“贪情欲望”,他是十分清楚的。1927 年 12 月24 日,鲁迅在 《谈所谓“大内档案”》 一文写道:“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鲁迅全集》 第3 卷,588 页至 591 页)。”这其实才是经亨颐先生最为忧虑的问题,所以 1928 年6 月 27 日,经先生才会提出如此激烈的议案,称故宫为“逆产”,要废除。甚至要在南京新建博物馆。当然,最终经亨颐先生提出的议案被废除。那些撰文抨击经亨颐先生的人,不过是假设历史罢了,我们知道历史无法假设。
  虽然,历史无法假设,但却很有意思。就在经亨颐先生提出废除故宫的 4年后,即 1932 年,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出版的 《故宫》 第三十五期(1929 年九月为始每月一辑)却请经亨颐先生题写了扉页的 《故宫》 二字。经亨颐先生用他一贯喜欢的爨宝子碑题写了“故宫”二字。是何原由,由谁邀请题写,倒是需要考证一番了。但这却证实,经亨颐先生的“荒唐提案”并没有让故宫人对他有什么成见,我们后人对经亨颐先生的“谴责”可以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