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北石油报社 - 华北石油报

相隔5小时的思念

作者:特约记者井楠    
2019-09-13     浏览(130)     (0)

海内 · 海外

9月9日14:00 井场

不同于国内的秋高气爽, 伊拉克的午后, 阳光依然耀眼, 风贴着地皮卷过, 将黄沙吹起, 拍打在人的脸上, 扎扎的疼。漫天黄沙下, 空旷的井场上只能隐约看到几个人影。

“赵工, 钻井参数有点儿不正常,你上来看看。 ”

“赵工, BH22队过来借试压塞,你来确认一下。 ”

“小赵, 网络信号不好, 看看是哪儿的毛病。 ”

对讲机里不时传来的讯息意味着井上的人们都在忙碌地工作着。作为BHDC-34队的工程师, 赵大伟已在哈法亚油田工作3年多, 早已习惯了日付费项目的紧张状态。现在是三开钻进阶段, 采用高密度盐水泥浆, 泵压高、 负荷大, 是设备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 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 生怕出一点闪失。赵大伟也是一样, 身为队里的技术负责人和翻译, 更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场合。

9月9日19:00 会议室

开完交接班会, 赵大伟看了一眼手机, 微信的小图标上印着一个 “6” , 打开来看, 是两三个小时前爱人发来的6条未读信息:

“最近家里要改暖气了, 我带儿子去奶奶家住几天, 正好一起过中秋节。 ”“儿子能站住了, 等你回来, 估计会走了。 ” “儿子明天过生日, 老公你还在忙吗? ” “儿子睡着了, 老公在忙什么呢? ”“我也睡了。 ” “晚安, 想你。 ”

“晚安。 ” 赵大伟在对话框里打上了这两个字, 怕吵到她, 很快删掉了。夜已深, 爱人和孩子应该都睡熟了。5个小时的时差, 意味着很多时候他和家人的对话都是 “自言自语” 。儿子的生日就在明天, 中秋也快到了, 答应爱人回家过生日、 过节的承诺又食言了。

收起凌乱的思绪, 赵大伟开始梳理今天的安全资料: 抓管机的倒车警报修好了, 可销项; 项目部的 “十大保命法则” 打印张贴在会议室醒目部位, 可销项; 白班发放了新的护目镜, 需要更新劳保记录……作为队上的兼职安全员, 当日事当日毕是他的一贯作风。

9月9日24:00 办公室/卧室

农历八月中旬, 月亮的肚子也鼓了起来, 照得四周亮堂堂的。发完甲方的钻井日报, 赵大伟走出办公室, 步行回宿舍。 “真是快到中秋了, 明天问问媳妇买月饼了没有。 ” 看着皎洁的月光,赵大伟又想起了家人。

时钟慢慢划过零点。儿子的生日到了, 赵大伟怕吵醒妻儿, 就在自己的微信里输入 “生日快乐” 。发出去的一瞬间, 蛋糕满屏, 从天而降。 “儿子, 爸爸陪你过生日了。 ” 赵大伟喃喃道。

“老公, 睡了吗? ” 刚躺下, 手机震了震, 赵大伟打开一看, 是爱人的微信。

“还没有, 这么早儿子就醒了? ”“嗯, 估计他也知道自己今天过生日吧! ” “真好, 我们视频吧! ” ……

今年, BH34队又是渤海钻探哈法亚项目部首上万米的钻井队; 今年, 赵大伟又在6300公里外的异国他乡与家人共赏一轮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