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雅君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国家确定的 “三区三州” 深度贫困地区之一, 这里全年干旱少雨, 山高沟深, 而康丰乡何家沟村曾是临夏州康乐县最贫困的村子之一, 如今, 脱贫攻坚战在这里全面打响。
8 月 30 日,在甘肃省康乐县康丰乡何家沟村, 中建二局华北公司开展了梦想家园 “益” 计划暨党建结对帮扶活动。 中建二局工会副主席、 工会工作部部长田川以及康乐县、 乡党委, 康乐县教育局, 何家沟村党支部, 村学校师生和乡亲们近百人参加了当天活动。
党旗红催开团结花
“帮钱帮物, 不如帮忙建个好支部。 ” 活动设立红色党建 “益” 加壹环节,中建二局华北公司轨道交通事业部党总支与康乐县康丰乡何家沟村党支部结成党建扶贫共建单位,轨道交通事业部党总支副书记牛军帅到何家沟村挂职任第一驻村书记,联合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共同脱贫致富。
来到何家沟村仅 2 个月, 牛军帅就跑遍了全村 39 户建档立卡户。 “何家沟村是回民村, 最担心的就是融入问题。” 牛军帅说,“只有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详细摸查,做到 ‘识别精准’ , 才能 ‘精准施策’ 。”
起初村民们对他抱着怀疑的态度, 但牛军帅有自己的牛脾气,当地方言听不懂,他就拉上同村同志当 “翻译” 。牛军帅总会指着胸前的党徽承诺: “我是组织培养起来的, 党员姓党, 绝不可能忽悠大家。 ” 牛军帅靠着韧劲儿逐渐走进村民心里。很多村民看到他的身影, 都挥手喊一声 “党” 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 共产党组建了民族武装回汉支队,回汉一家亲, 我们就是要携手脱贫摘帽。”何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马二思麻乃感慨地说。
9 月 30 日, 康乐县计划全面实现脱贫摘帽, 但摘帽不摘责任,两个党建扶贫单位有着共同规划,他们在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走着。
“益”计划圆梦马兰花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 “坚持大扶贫格局, 注重扶贫同扶志、 扶智相结合” 。何家沟村全村 759人,唯一一所学校仅提供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的教学,文化水平低制约了其致富步伐。牛军帅有着自己的想法,他对全村在读学生进行一轮轮摸排统计,一个名字映入他的视野—— —康乐县第一中学何家沟村籍学生马兰花。
今年参加高考的兰花考入甘肃陇东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成为全村有史以来唯一一名大学生。“就是她了! 把马兰花树立为全村的榜样, 让思想从 ‘孩子上学不如早些挣钱’ 转变为 ‘要供孩子用功读书’ 。” 牛军帅兴奋地说。
但当牛军帅对马兰花家访时, 不禁心头一震。兰花的叔叔早逝, 孩子寄养在她家, 父亲早年外出打工受伤, 母亲积劳成疾, 均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全家仅靠兄嫂务农养家。 现在兰花考上大学,全家人正因学费问题,准备让她辍学养家。
马兰花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在微信朋友圈写道: “心情好复杂,既开心又惆怅,任重道远……” 配图是玉米地里, 她手托太阳的自拍。寒窗苦读坚持 12 年,如今终于有了回报,可在学费面前, 即将化为泡影……
了解情况后,牛军帅当即向公司党委报告,为兰花申请成长“益” 计划助学金, 承诺负担兰花大学全部学费。
“感谢党给了我上学读书的机会, 我坚信, 知识改变命运……学成后, 我将铭记党恩, 将爱心传递, 回报父母、 社会和国家。 ” 活动现场, 马兰花几度停顿哽咽, 泪光中有感恩、 有幸福、 也有坚定……此外,还有9 名贫困学生领取到中建二局华北公司党委发放的金秋助学金。
贫困村遍开希望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活动场地有限,仅安排了 50 多张桌椅, 可越来越多的村民抱着孩子、赶着羊前来。 “我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真是震撼” “中建二局是真扶贫、 扶真贫, 谢谢” ……村民们七嘴八舌议论。
“没想到兰花真的上大学了,我要让我的孩子向兰花学习, 好好读书。”兰花儿时的玩伴如今已是为人父母,兰花的事情在她们中影响和震撼格外大。
中建二局华北公司红色成长“益”计划还为学校捐助了办公桌椅、文体用品等价值 2 万余元的物资, 为困难家庭发放慰问品。党建扶贫的红心换来村民们的真心,学校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纷纷表演舞蹈等节目, 村里的妇女自告奋勇给孩子们化妆,全场观众不由自主跟随音乐为孩子们鼓掌打拍……
从教育扶贫到产业扶贫、 就业扶贫、电商扶贫……中建二局不断拓展扶贫的新形式,派驻优秀干部员工走进脱贫攻坚一线,打造精准扶贫的“中建模式” , 发挥央企力量。
“脱贫致富要结合村情, ‘滴灌’攻坚, 只有让村民们从内心出发,实现 ‘等着脱贫’ 到 ‘我要脱贫’ 的思想和行动转变, 才能将村支部彻底打造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从而打造一支真正留下来的工作队伍,彻底拔掉‘穷根’。”在何家沟村驻村书记、中建二局华北公司轨道交通事业部党总支副书记牛军帅的工作笔记上, 这样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