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6月13日,在国际学院结业赴英典礼上,“国际学院教育基金——郝恬奖学金”正式设立。这是由我校国际学院、英国贝德福德大学和郝恬同学的家长联合发起设立的一项奖学金,也是我校首个以学生名字命名的奖学金。
郝恬2005年考入我校国际学院媒体制作专业,2007年赴英国贝德福德大学学习,2008年6月被查出患有胃癌晚期。但是,郝恬自强不息,每次手术后都坚持回到校园继续学习,不仅顺利完成了本科学业,还实现了在贝大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愿望。同时,郝恬积极参加促进中英文化和教育交流的社会活动。2009年 4月,当选为英国鲁顿地区学联主席,以重病之躯服务贝大的中国留学生;5月当选我校首届五四青年标兵;6月,在伦敦和鲁顿成功组织了中国现代电影回顾展……在与病魔顽强抗争了19个月后,今年的1月7日,郝恬同学不幸病逝,年仅22岁。
党委书记、基金会会长瞿振元讲述了他记忆中的郝恬同学。他说:“郝恬同学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绝症,坚持学习、坚持开展工作,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她是我们农大的张海迪……”
郝恬的母亲孙利平女士回忆起女儿,几度哽咽。“农大让郝恬从一个稚嫩的中学生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责任感的青年,贝德福德大学让郝恬变得更加独立和具有挑战精神”,她说,郝恬对未来充满期待,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个能够为中英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人。
郝恬离世后,国院、贝大和郝恬的家长联合发起设立 “国际学院教育基金——郝恬奖学金”的倡议。目前,已由以上三方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各出资8万元,另有国院师生捐助了4万余元,共36万余元作为首批募集资金。
孙利平说,奖学金的设立是郝恬的光荣,更圆了她感恩母校的心愿。
瞿振元说,学校设立郝恬奖学金旨在鼓励同学们向郝恬学习,学习她坚强的意志、积极向上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刘赟强/文 曲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