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4日,我院介入科成功为一名颅内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患儿植入静脉输液港。
患儿男性,7岁,1月前主因间断头痛伴呕吐入住我院神经外科,诊断考虑为四脑室髓母细胞瘤可能。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行开颅肿瘤切除手术,手术顺利。术后病检明确为四脑室髓母细胞瘤。为进一步行系统性放化疗,转入我院肿瘤科。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配合程度差,建立中心静脉通道困难,且患儿需长期周期性化疗,肿瘤科请我科会诊评估能否行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便于后期规律化疗。经我科钟平主任带领的介入团队反复评估该患者情况,通过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在充分的术前讨论后,决定为该患儿行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于2019年06月24日,由钟平主任带领的介入科团队,在肿瘤科、麻醉科及导管室配合下,成功为该患儿植入静脉输液港。术毕患儿麻醉复苏后,安返病房,目前恢复好。
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全植入的、埋植于人体内的闭合输液系统。静脉输液港植入后,通过插入无损伤针建立与注射座的连接,进行静脉治疗。对于需要规律输入化疗药物、长期输入高渗透性或黏稠度较高的药物、需要使用加压泵快速输液、需长期输液和保留静脉通路、每日需多次静脉采血检查的患者,都可以选择静脉输液港植入。其优势在于感染率低,留存时间长。当没有进入通道时,该通路与外界完全隔绝,从而降低了感染风险。按其使用寿命推算,输液港在术后维护良好的情况下,至少可使用20年。这样对于以往的PICC来说,在经济方面是对每一个需要长期中心静脉通路的患者而言,减低了经济成本。其优势还包括对患者的便利性,患者可以正常生活、游泳、淋浴,同时还增加美观度,外界不易察觉,且降低了误拔出来的可能性,减少了多次穿刺对血管的损伤。对于护理而言,管道冲洗次数最长可达4周冲洗一次,较前者明显减少,从而减少了维护的工作量。
此次通过多学科协作为该患儿成功植入静脉输液港,标志着我院的中心静脉穿刺技术又上了新台阶,该技术在我院的成功开展,将极大的造福广大患者。同时也体现了我院多学科协作诊疗能力,从而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个体化、规范化和全程、全方位的“一站式”诊疗服务。
(介入科 吴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