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19时, 全线断电的宝力格油田笼罩在夜幕下。天空中, 繁星点点衬托着草原的静谧, 宝力格作业区干部员工此时无暇享受这寂静草原惬意的星空, 严阵以待等着系统电的到来。
20时,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空气的凝重。 “站控中心, 二号站电瓶故障, 柴发机无法启用。 ” 二号站向调度岗汇报。
随即, 早已在站控中心待命的生产组员工杨勇和安全组员工刘哲第一时间从基地柴发机房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备用电瓶, 驱车向二号站赶去。
为避免电瓶在途中损坏影响正常送电, 漆黑且不平坦的阿宝公路上, 杨勇开得格外小心。
20时30分许, 车辆抵达二号站, 站内的两名员工正焦急地等待。没有半分迟疑, 更换电瓶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始。
两块电瓶重达200斤, 4名员工使出浑身力气抬起电瓶踉跄地向柴发机房前行, 手臂和脖颈的青筋暴出。由于手电的灯光微弱, 短短 20 米的路, 大家走得吃力而谨慎。
电瓶放置妥当。 “这两款电瓶型号不同呀! ” 杨勇盯着电瓶, 眉头微微皱了皱。
“这是接头, 正负极对应,应该是……” 站内老员工谢峰杰介绍道。
仔细观察后, 杨勇蹲在地上, 开始拆装。由于只能借助一簇手电光亮、 位置狭窄, 杨勇只能梗住脖子, 头尽可能贴近螺栓进行操作。
此时, 黑色的甲壳虫纷纷向草原深处手电筒射出的这簇光亮飞来, 落在4名员工的头上、 身上, 甚至顺着他们的脖子向衣服里爬去, 而4名员工丝毫不受影响, 持续地工作着。
21点20分, “完成, 试试。 ”杨勇伸了伸僵直的背说道。打压、 启动, 一瞬间, 柴发机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声, 启抽成功。
“好, 我们马上倒柴发供电流程。 ” 站内两名员工说着向配电间赶去。随即, 二号站生活区、 生产区恢复正常。
“生产没小事, 晚上还得做好准备, 车入库, 以防夜晚雨水、 露水打湿电瓶。 ” 返回基地的途中, 杨勇不忘向刘哲嘱咐。
21点50分, 向宝力格基地远远望去, 路灯已经亮起。而此时, 宝一联合站内加热炉还在进行紧张的抢修, 巡井车的灯光在黑夜的井场画出优美的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