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交院报》

打好党建工作“组合拳”

2019-07-19     浏览(174)     (0)



  党旗飘扬风正劲,砥砺奋进显作为。2019年,学校坚持党建引领,紧抓中心工作,从政治站位、思想教育、基层组织、主题活动、制度保障、结对共建等六个方面打出了一套精彩的党建工作“组合拳”,在全校上下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学校成功获批国家优质校、入选“双高”计划推荐名单。
  提高政治站位 主体责任实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学校党委紧紧围绕“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职能,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责任。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专门听取党建工作汇报,定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党建工作;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做到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进一步完善年初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每季开展党建检查,半年开展党建拉练,年终开展述职评议考核和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落实党建考核结果纳入学校绩效体系要求,构建以工作要点为统领、以责任清单为指南、以考核评价为抓手的党建主体责任运行链,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上下联动责任链条,确保党建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党员身上。
  强化思想教育 党员队伍优 重视思想武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学习重点,采取党委中心组示范学,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交流学,深入教育基地实践学,运用“学习强国”平台自主学,利用读书会分享学,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在抓好党员政治学习、支部主题党日、中心组学习等经常性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党务干部业务素养的提升,不定期组织基层党务干部培训班、网络教育、党校学习等,着力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按照“入口紧、质量高、过程严”的要求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注重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完善学校两级四期党校培训体系,明确学校党校培训发展对象和二级学院党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分工,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围绕学校学生思想实际,拟定两级培训课程体系,确保党校讲授内容标准化,考核要求严格化,培养过程程序化。不断深化信息化党建,规范党员信息化管理,用好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落实学生党员电子身份认证、组织关系网上转接、党内数据网上填报分析,提升党建业务信息化、精准化水平。
  夯实战斗堡垒 基层组织牢 学校党委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支部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让党的每一个“细胞”都健康起来、每一个组织都坚强起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和行业办学特点,将党组织延伸到校外派驻机构、工程项目一线和学生培养基地,实现全覆盖;全面贯彻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压实基层党建,强化责任传导,召开新任书记任前谈话会和校领导党建工作联系点书记座谈会,明确校领导、书记抓党建的职责和任务。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落实党支部按期换届提醒督促机制,及时开展支委补选调整工作,完成了离退休第一党支部支部换届和14个基层党组织43名支委的补选、调整工作;进一步严格落实“支部建在处室、处长担任书记”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要求,补选2名处长担任总支书记,6名处室负责人担任支部书记、1名专业骨干担任教工支部书记,使部门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合二为一,实现党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同步推进。
  丰富学习形式 主题活动好 主动适应党建工作新常态,落实管党治党新要求,把创建“红旗党支部”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早申报、早谋划、早启动,在全面创建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工作基础好、示范带动强的党支部,先行先建、率先达标,总结凝练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支部工作法,2019年,物流与交通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被评为省直机关“红旗党支部”,省交通运输厅“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航海学院学生党支部被授予省厅“红旗党支部”;翟娟、程玲被表彰为省厅“优秀共产党员”;周希林被评为省厅“优秀党务工作者”。
  突出民主集中 党内制度严坚持民主集中抓党建,学校党委严格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完善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建工作联系点、述职评议考核等制度,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资金、重点工作安排以及基层党组织的换届选举,都要通过党委会、党支部党员大会集体讨论;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学习活动,在支部讲党课、谈体会;不定期组织校领导带队进行党建拉练和日常党建资料检查,督促各党组织做好台账登记,保证各项记录格式化,记录内容规范化,促进管党治党走向常态化、长效化。
  聚力发展共赢 街校共建紧 2018年以来,学校以高校区域化党建大工委为平台,实现了和洪山区委、卓刀泉街党工委的交流互通、深度融合,共赢发展。去年6月,学校与卓刀泉街共同开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创建“信仰学习空间”,打通了高校知识理论和街道社会锻炼的实践渠道,选派了6名大学生到街道社区担任兼职党建专员,收到社区书记和群众的好评。学校作为卓刀泉街道代表,参加洪山区基层党建拼搏赶超交流会,充分展示了街校区域化党建工作成果,得到了区委杨泽发书记的高度肯定;去年8月,学校积极参与洪山区委《红色,正青春!》纪录片拍摄,不仅展示了学校的党建特色和文化氛围,也向洪山区委传递了街校共驻共建的合作成果;去年12月,学校与卓刀泉街党工委共同开展中心组联组学习会,联合举办“筑梦青春路、书香伴我行”青年读书交流会,街校共建进一步走向深入。一年的街校共建,不仅交流了党建工作,锻炼了青年学生,还为学校综合治理赢得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的共同发展,打牢了基层党建工作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