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报》

让“学在海大”更具魅力———校长于志刚在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19-08-29     浏览(100)     (0)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海洋大学建校95周年之际,同学们从五湖四海来到中国海大园,使这所历史悠久、环境幽雅、有着“学在海大”美誉的学术殿堂又注入了新的活力。我首先代表学校热烈欢迎你们!

祝贺同学们经过刻苦努力,如愿以偿地进入中国海大,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拥有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无限的可能。但同时我也必须提醒同学们,要尽快从高考的兴奋中冷静下来,从中学的学习经验中摆脱出来,认真体悟大学学习的要求,逐步形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刚才汪东风老师谈了三点期望:应当注重“全人教育”、注重自主学习能力、注重涵育感恩和包容的胸怀。曲麟昊同学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和学科成就,分享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中国海大人的自己的理解、体会和实践成绩。纪苏源同学也和我们分享了如何做一个中国海大人。这些,对同学们来说是很有启发的。

藉此机会,我想和同学们谈一谈对“求是、求博、求精、求新”的海大学风的理解,分享对“学在海大”声誉的理解,希望对大家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有所帮助。

大学学习,要抓住“求”这个总纲,它很好地概括了大学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大学学习的主线和灵魂。我们向贤者、向前辈学习,常说“求教”,这传神地表现了我们求知者对知识的渴求、对贤者的尊重。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曾经说过 “StayHungry,StayFoolish”,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学学习一定不能是被动地灌输。“求”是主动、是探索、是追求,这十分生动地揭示了大学与中学学习方式的根本差别。希望同学们尽快从中学相对被动的学习方式中摆脱出来,逐步形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是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的关键。

大学学习,首先在“求是”。求是,就要秉持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如竺可桢先生所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勇敢地探索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奥秘和发展规律。司马迁历经十余载撰写 《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基本原理之后,又不懈探索二十多年,写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科学大厦;马克思历时40年,阅读了2000多册经济学著作,研究了大量的英国官方会议文件和蓝皮书,写出不朽巨著《资本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等等,这些都无不闪烁着求是的精神和光辉。求是,不以博闻强识为目标,不流于表面,不止于现象,而是深入事物背后,探求知识的关联,领悟深刻的道理。求是,也意味着拒绝虚假,恪守诚信。求是,需要我们不断磨练大脑,使心智得以开启、思维变得细密,自然培养出理性的思维、独立的思想、科学的精神、探索的品质。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秉持“求是”的精神,建立起人生不断进步的阶梯。

大学学习,需“博”“精”统一。“博”指知识的广度,“精”则强调学问的精深。进入大学,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和具体的专业,如何处理好“博”与“精”的关系,也是同学们应当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胡适曾经说过,“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几乎要无所不知,精深的几乎要唯他独尊、无人能及”。 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但是道出了“博”与“精”不可偏废。求博与求精,看似矛盾,实际上是辩证统一、互相支持的。学校早在2003年就提出“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教学理念,比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通识教育强调发展人的理性、心智以探究真理,强调从科学和人文等多角度向同学们呈现知识的广博性,把握人类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教育,通过研读经典和不断的讨论、反思、交流,掌握积累知识、探索真理的方法,特别是增强逻辑思维和分析归纳的能力,综合吸收所学所思,逐步养成健全完美的人格。专业教育则强调同学们应当掌握必要的实用知识和专业技术,服务于毕业后的职业发展需要。我们既强调综合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做人”准备好良好的综合知识和思想基础,也重视要学有所长,为“做事”准备好扎实的专门知识、专业技能。海大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都是围绕这一理念展开的,希望同学们能深刻理解学校的本科教育理念,在博学与精深中融会贯通,构筑起完善的知识体系,养成优秀的能力素养。

大学学习,更要“求新”。爱因斯坦说,“大学本科教育的价值,不是学习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去思考”。 英国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指出,“教育如果不以激发创新精神开始,不以促进这种精神而结束,那么它一定是错误的,因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创新是大学一切教育和学术活动的基本特征,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创新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希望同学们在求是的征程中,敢于质疑,勇于求新,逐步形成创新创造的能力和开拓进取的品格,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作出属于你们的贡献。

同学们!

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还要启迪学生做人的智慧;不仅要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专业人才,更强调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理性思维、具有世界眼光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当前,学校正在大力推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本科教育改革,努力为同学们的学习成长构建一个更为优越的环境,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和帮助。希望你们珍惜时光,刻苦努力,发扬“求是、求博、求精、求新”的优良学风,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成长为兼备理性思维和人文素养、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使得自己具有足够的勇气、智慧和能力去应对快速变化的未来,服务国家和人民,也让“学在海大”的声誉更具魅力!

我和全校教职员工坚信你们一定会刻苦努力、不负众望,我们愿意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搭起阶梯,做出最大的努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