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正值农忙时节,白天沂源县西里镇金星村卫生室的门诊病人越来越少了,这让刚上任的“第一村医”、手术麻醉科主治医师孔娟有点着急,她从村卫生室公大夫那了解到,现在病人主要集中在早上6点左右,7点以后村民基本都下地干活了。于是她决定开展“错时门诊”,每天6点到岗。
当孔娟早上6点来到卫生室时,已经有病人在等着了,一会儿还要来三位病人打针,两位是脑梗后遗症病人,一位是关节炎病人。她立刻忙碌起来,还没给病人打上针就又来了两位病人…这些病人中,李大姐比较特殊,一和李大姐聊起她的病情,李大姐就止不住的哭。李大姐得过一次脑梗,当时病情比较严重,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现在认知、语言和四肢活动都恢复的可以,但就是一侧肢体麻木的难受。孔娟咨询了神经内科的专家,对她的病情进行了指导,也疏导了情绪,最后李大姐终于慢慢平复了。
孔娟和公大夫一直忙到八点多,病人都打 完 针 离开了,他们才能坐下来吃点早饭。“ 第 一 村医”忙碌的一天,也从早上这充实的“错时门诊”开始了。
我院最先开展错时门诊的是儿科,为了方便家长下班后能带孩子来看病,每天17:30到8:00开展夜间门诊,虽然时间不长但病人很多,这一个小小的举措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作为“第一村医”,孔娟切实为病人着想,也借鉴了这种“错时门诊”的做法,她扎扎实实为病人服务的举动,赢得了当地村民的点赞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