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广西农垦集团 - 《广西农垦报》

解放思想我先行 发展攻坚勇担当

巧手建起“农垦家园”热土弹奏动人华章

——通润公司“发展攻坚年”改革二三事

作者:□ 本报记者 沈毅平    
2019-07-09    

初夏海风清, 又见汤君君。墩实的身板, 斯文的眼镜, 齐整的小分头, 一如他敏捷的思路, 语速飞扬且有条不紊。

记者在通润公司与汤君君董事长以茶助访。说起 “转观念、 增活力、 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回顾垦地合作中的 “钦州公司故事” , 其 “腾闪挪移, 纵横捭阖”的经营艺术, 犹如钦州湾浩翰大海泛起的朵朵浪花,耀眼而灵动。

记者采撷其中的几朵 “浪花” , 奉献给各位读者。

  见招支招 垦地合作共赢

  时任钦州市分管土地城建的领导在分管行业会议上, 针对与农垦钦州公司签订的土地收储协议一事对下属说:汤君君是个生意人, 实在精明, 我们每天要给他四万多元。

这话的由头, 还得从通润公司 (农垦钦州企业总公司) 与钦州市合作开发滨海新城“置换土地”这一重头戏说起。说起垦地合作这出戏, 农垦人都知道, 那可不是那么容易唱好、 唱顺的。

事情原委, 且听记者慢慢道来。2011 年, 钦州市通过思想大解放, 决定利用钦州一片海的优势, 举全市之力,建设滨海新城。而当时的农垦钦州企业总公司下属钦江农场, 则处在滨海新城沙井片区关键区域, 涉及土地收储面积 4112亩 (其中职工住宅、 办公用地 112 亩) 。无疑, 市政府有意将这一大片农垦土地收编旗下, 按当时市价开出 3.5 万元一亩。3.5万元一亩, 4000 多亩, 总价才 1.5 亿多元!

土地征完了, 钱花完了, 没了土地如何发展?职工怎么办?于是乎, 汤君君立即召开班子会, 统一认识: 职工利益不能丢, 农垦企业资产不能流失。政府土地征收若不能满足农场这两点要求, 就免谈。

僵局立现, 怎么办?工作要推进, 就要打破僵局。为此, 汤君君邀请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土储中心领导多次进行 “垦谈” , 表明合作的诚意。

“垦谈会”主题如下: 农垦是国有企业,支持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义不容辞, 但必须体现合作共赢原则。位于钦江农场的土地, 一半 2000 亩给政府收储, 用货币补偿方式解决, 补偿标准按3万元一亩计算, 每亩优惠政府5000元; 另一半2112亩给钦江农场保留129亩, 余下的1983亩地置换给农场安置开发使用 (其中, 有 220 亩地要在市中心置换, 以便农场职工安置) , 农场按市场评估价的40%缴纳土地出让金。

“垦谈”继续: 农场这1983亩土地异地置换完成后, 建设用地的土地变性工作由政府完成。按当时建设用地土地评估价70万元/亩, 1983 亩的土地出让金高达 13 亿多元, 农场则按13亿总价的40%缴纳土地出让金给市政府。你们看, 这个条件行不?

市政府各部门一番研讨, 结论是: 好办法, 签!

事情没有就这么快完结。政府是 4 年一换届, 领导换了, 政策也是随时代而变化更新。2014年3月, 钦州企业总公司如期将土地进行清表并全部整体交付市政府, 但市政府并没有能同步完成1983亩土地置换给钦州公司, 怎么办?钦州农垦唯一可盈利的产业——钦江农场海虾养殖停产停业了, 近130名职工生产生活又如何解决?

为此, 钦州企业总公司与市政府协商决定, 按钦江农场三年经营利润平均数计算,经钦州市审计局合法审计, 市政府每年补偿1529.9万元给钦江农场 (相当于每年以7715元一亩的价格租用农场土地) , 作为集中解决停产停业职工生产生活费用。职工欢天喜地入住之前利用220亩市中心置换土地建设的 “农垦家园” 小区 , 每个职工还按月领取1500 元生活费 (公司为他们交纳 “五险一金” ) 。而这些职工, 通润公司合理分流到下属金港物业公司、 南海风冷冻厂工作, 或自谋出路外出打工, 收入不减, 还噌噌往上窜。

至此, 汤董事长这招 “见招支招, 垦地合作共赢”大计, 从孕育、 发育到结果, 得到了丰硕的回报。

“换茶了吧。 ” 记者茶兴正起, 汤董事长手脚也很麻利。

“这土地评估价总价的 40%土地出让金是置换土地 (属性) 后我才拨付的。 ” 汤君君继续聊: 现在还置换不了, 我也没付。还有, 当初置换土地是70万元一亩, 现在已经升至最少200多万元一亩了, 那又是什么概念?200万乘以1983亩, 是近40亿喔。我希望政府加快步伐, 赶紧解决这土地置换项目, 尽快地兑现协议共赢发展, 使农垦企业受益, 也使全市人民受益。

现在, 钦州市土地储备中心每年补偿的1529.9 万元的资金拨付, 至今已拨付 5 年。而土地置换至今仍无下文。

聊至此, 记者不得不为汤君君的超前意识所折服。
  土地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农场农场,土地种养。农场,突出一个“农”字,农业的基础首先是土地,没有土地,一切皆空。地方经济,也是以农为主,土地也显珍贵,不可避免的,双方均绞尽脑汁,为各自的生存发展空间而搏弈。
  2018年底,钦州某地方政府一纸红头文件发到东方农场公司,要收回东方农场2520亩国有土地,用于政府工业用地。薄薄的一张纸,就想征收农场大片的土地? !通润公司立即做出应对,经领导班子研究,得出共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土地问题,寸土不让。然而,搏弈也要讲究策略,要遵循“有理、有利、有节” 的谈判手段,既要借助法律法规,也要灵活对待实际问题。
  汤君君立即发出邀请,将该地方政府四大班子领导逐一请至公司,悉心协调沟通,阐述农场的实际情况和垦地合作的重大意义。建议由征收改为垦地合作:一、公司拿出5200亩土地,可参照2011年10月与钦州市土储中心签订的钦江农场《回收协议》的模式进行垦地合作。5200亩土地,一半由地方政府进行货币补偿,另一半变性为建设用地,由通润公司按土地评估价的40%缴纳土地出让金。因当地政府土规修编指标紧张,目前没法解决兑现通润公司2500亩土规修编需求,收回2520亩土地使用权的函只能暂时搁置。二、东方农场拥有5200亩山砂可供开采,此5200亩山砂正是垦地合作的最佳切入点。按山砂的开釆进度,每年开采可达1200—1500亩,三至四年采用,年收益5000万元左右。且合作开采山砂可一举三得,通润公司得收益,当地政府得税收,且土地免费得到平整,经过几年的开采,形成的5200亩平整地块,也为今后的土地开发打下了基础,大有文章可做。
  羽扇纶巾,舌战群儒,鹰击长空。地方政府众领导都对此建议击掌赞同。通润公司行动迅速,马上招来 4 个有实力的开采队伍进驻开采,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当中。垦地双赢的喜人成果已经呈现。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另一地又起“烽烟” :今年初,通润公司在某地方政府挂职同志透露,当地政府为开发工业园区,拟将地处檀圩镇的华山农场公司300多亩土地进行土规修编,准备收储,文件正在起草中。
  获此信息后,通润公司马上作出反馈:立即与钦州市自然资源局沟通,把这300多亩地土规修编为建设用地,融进危旧房改造项目。此举既能解决职工居住问题,又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既能给政府政绩加分,又能避免地方政府的直接征收,这一巧妙运用,马上见效。这块地通过危旧房改造,600户宅基地不但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同时也给通润公司带来近3.5亿元的丰厚收入。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规划阶段。此举再次换来了皆大欢喜的“垦地双收” 。
  汤君君喝了一口茶,深有感触道:通润公司扎根于钦州,扎根于农垦土地,农垦土地是我们的优势,是我们发展的根本,做好土地的文章,实现三年内完成年利润一个亿的目标,这才算“三年上台阶” 。
  茶喝罢,采访也进入尾声。汤君君推心置腹对记者说了几句总结性的话:
  什么叫“搏弈” ?你得手上有牌,手上拿的是烂牌,凭什么获胜?我们手上可是握有几张致命的好牌:一、土地的不动产证是发给我们的,有法律依据;二、我们是国有企业,职工要生存,社会要和谐;三、垦地合作大家共赢。政府要政绩,要民心,要和谐,而我们要生存,要发展,这不都是捆绑在一起的吗?有何矛盾之处?完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嘛。
  识大局,顾大体,勇于创新,更要敢于担当,我们农垦才能在征途上披荆斩棘,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