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我校创新实验计划项目成果在2010年第十届科技活动周开幕式上展出。国学院2006级本科生熊龙等同学完成的《北京鉴东方文化纸品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行动设计》作为全国高校25个参展作品中仅有的两个人文社科学科背景的创新创业项目之一展出。即将结束本科学习生涯的熊龙在四年的国学熏陶下,将古典融于现实,用古典诠释创新,成就了他的“国学梦”。
“物化国学梦”
自小生长在国学氛围中的熊龙,有浓浓的传统文化情结。“看了今年的风筝节吗?这是我的首创。”熊龙一脸笑容地谈起。2008年熊龙还创办了“上元灯谜会”。2008年6月,胡锦涛主席参加了在我校举行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熊龙代表学校特别制作了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风筝“荷携万祥”作为礼物赠送给了胡主席。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发起了“蜀道难”赈灾活动,两天内设计了一批以国学为特色的T恤衫,通过义卖取得善款为四川做一份贡献。他用国学诠释着自己的责任,用古文化的魅力装点着他人的感动。
出于对国学的热爱,熊龙一直以来就怀揣这样一个想法:制作以国学底蕴为特色的文具用品。2008年正值奥运在即,熊龙想何不凭借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为弘扬国学创造一片新天地呢。于是熊龙大胆地在全校范围内张贴海报以期组建一支真正能够表达中国国学精神气韵的团队。最后由商学院徐宝龙、周漠,国学院徐业承,艺术学院林宇和经济学院郝海龙组成了团队。从初步的市场调研到“五色鸾和”的构思,从产品设计、计划文案、营销策略再到最后的整体完善,熊龙带领其团队完成了长达145页的企业创业策划,将当初脑海中的想法做成了成品———《北京鉴东方文化纸品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
创业只为弘扬国学熊龙及其团队的《北京鉴东方文化纸品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在全校四十个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我校“创新杯创业设计竞赛”创业组唯一的特等奖。获奖之后,熊龙希望把国学文化通过商业性的平台推广出去。于是他开始着手写计划书。秉持“将国学物化”的观念,熊龙提出“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进行物化输出”的构想。在解决了重重困难之后,2008年8月8日,“鉴东方(北京)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正式注册成立。第二批产品“五色鸾和”系列笔记本成功打开了市场大门。2008年9月3日,公司的第一批“五色鸾和”售罄,随后公司网站和在线销售系统正式上线,并与阿里巴巴公司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带着这个创业计划,在前后多达9次的“挑战杯”层层选拔中团队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全国“挑战杯”的银奖。
这次创业经历让熊龙成长了许多。“其实我做这些东西,包括创业,都是一个目标,就是要弘扬国学,虽然人们可能并没从中真正获取到哪些文化知识,但是我至少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他们可以透过这些东西去了解我们的国学。”当被问及今后是否会继续选择用创业来传播国学时,他笑笑说:“创业只是一种手段,任何能够弘扬国学的途径我都愿意去尝试,就像很多分岔路一样,这条不行的话大不了我再回来,继续寻找新的路。”熊龙在大学期间进行的各种创意活动,正是这种想法的最佳体现。
为目标一路坚持熊龙目前在上海证大投资集团实习,现在主要负责公司的一个模拟网络城市的设计。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也都分别去了百度、国投、新东方等企业。回顾所走的创新创业路,熊龙说,一要有原则,二要实践。他相信凡事都要“当机立断”,想到什么就要去做。对于未来的道路,熊龙并没有想太多,但是那条“弘扬国学”的主线异常清晰。佛学中有一词叫机缘,熊龙坦言,荣誉或是赚钱,其实都是一些副产品,人生道路上不断地会有机缘,要靠自己去把握。
“其实很多东西都是水到渠成的,没有必要去争。关键要坚持,要看得远一点,看得开一点。”良好的心态,明确的目标,拥有着可爱笑容的熊龙将继续用他的无限创意建构今后的人生,并向弘扬国学的人生理想步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