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并不是青岛人,他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人,性格很豪爽,喜欢吃各种辣,也喜欢喝几杯小酒。陈先生太太的老家虽是青岛的,但她一直在北平做护士,很少回家。陈太太怀上阿沅的时候,母亲就将她接回了青岛,专门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彼时,陈先生也向学校里申请,去了青岛。
日子这样一天天地过去,阿沅长大了,亭亭玉立,有着姣好的容颜,还有少女脸上羞涩又清爽的笑容。阿沅从女子中学毕业后,也跟父亲一样做了中学的教员。
一个九月,中学里调来了一个年轻的教员,听说那年轻的教员刚刚从北平的大学毕业,不顾家里的安排来青岛做了教员。杜榆受过西方的教育,脑子里有很多新鲜的观点,让阿沅开始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同时,两个人有很多相似的追求与志趣。很快,青岛 的冬天到了。雪花撒下的时候,两个年轻人将彼此的心交给了对方。
一天晚上,杜榆看着阿沅,亲了亲她的额头,有些酸涩地说:“阿沅,我要对不起你了。”
阿沅很疑惑,眼睛盯着他,轻轻地说:“莫非,你另有心上人了?”
杜榆摇了摇头,笑笑:“阿沅,战争爆发了,我想去南京,去战争第一线,做一名战地记者,必要时成为一名战士,为了国家而战斗。”
阿沅听完,异常地平静,然后淡淡地说:“我们是夫妻,不管何种情况,我都要与你一同承受。”
杜榆摇了摇头,他不想让妻子跟着自己受苦。阿沅却紧紧地握住了杜榆的手说:“明天为我订张船票吧,我们一起去。”阿沅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杜榆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紧紧地抱住了眼前的爱人。
夫妻二人来到南京后,看到了原本平静的土地上撒着鲜血,看到了人们脸上的泪水,耳边都是稚嫩的孩子们的哭泣声。美丽的南京就这样被摧残成了人间地狱。阿沅从小虽然不算锦衣玉食,但一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没有受过什么苦。可是,来到南京后,阿沅与丈夫几乎没有吃过像样的食物,甚至好几天都睡不上一个整觉。
一天,邮差送来了一封信,是父母从青岛寄过来的。阿沅读着读着就落泪了,她想念青岛的海风,想念后院的青枣树,更记挂远方的父母。杜榆心疼阿沅,他擦掉了阿沅的泪水,告诉她:“阿沅,你回家吧,这有我呢。”
“不,青岛很美,可是我知道从前的南京更美,我想亲眼看到这片土地恢复平静。”
1937年,失去人性的日军在南京展开了南京大屠 杀,无数人倒在了日军的刺刀下。日军犯下滔天大罪,却企图向世人掩盖他们的罪行。日军在南京悼念亡灵,各国记者纷纷赶来。
“诸位,大日本帝国是代表正义的,请诸位放心,我们一定会找出真相,还死去的南京居民一个公道。”
“真相,请先生告诉我什么是真相。”杜榆挣脱了阿沅的手,并示意阿沅不要过来。
“到场的朋友们,让我来告诉你们真相。日寇来到南京后,无恶不作,他们才是真正的侩子手。我们要为死去的同胞报仇,将日寇赶出南京!赶出中国!”
杜榆还想再说些什么,子弹却已经射进了他的心脏。
“再坚持一下,我带你去看医生。”阿沅不知所措,只能哭着。
杜榆摇了摇头,微颤的手掌轻碰阿沅的脸颊,坚定地说:“阿沅,这次真的是最后一次了。答应我,要好好活着。”而阿沅早已泣不成声,只是拼命地点头。慢慢地,杜榆没有了呼吸……
阿沅日日夜夜都念着青岛,可是她不敢回去,她怕看到那些亲爱的人,她会哭出来。害怕告诉他们杜榆的离世,以及好多好多的伤痛。
阿沅依旧在奔波着,她期待着中国解放的那天。那时,她会在青岛的海边吹吹风,怀念和杜榆一起走过的日子。
杜榆说过“中国会站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