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出院时拉着安建雄博士的手动情地说:真是神医呀!
“奶奶,咱今儿要出院了您开心吗?
”甭提奶奶有多开心了,折磨了我19年的痛终于消除了,奶奶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这回好了,回家好好享福吧!”
出院在即,90多岁的带状疱疹神经痛老奶奶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与中国医大航空总医院疼痛科护士诉说着康复的喜悦。
90多岁的老奶奶患有带状疱疹神经痛19年,右侧腹背部疼痛呈火烧样伴有麻木感,持续性疼痛。19年里,疼痛像魔鬼一样纠缠着她昼夜无法入眠,情绪烦躁,经常因为疼痛引起的烦躁与家里人生气,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9年间,老奶奶跑过很多医院吃过很多药,疼痛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儿女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经过朋友介绍找到中国医大航空总医院副院长、麻醉疼痛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安建雄教授。
安建雄教授耐心倾听家属详细介绍奶奶的病情,细致了解奶奶的疼痛感受,依据病情制定了适合奶奶的治疗方案。
在安建雄教授医疗团队精心治疗与14病区刘颖等护理人员的悉心照顾下,奶奶的疼痛明显好转;与此同时,治疗期间她深深感受到了家一殼的温暖及亲人殼的照顾。奶奶说:“在安教授身上看到了医者仁心,在护理工作者身上看到了视病人如亲人殼的照料,整个病房里,看到的永远是微笑,是轻声笑语,是细细关怀,是耐心细致…”
在安建雄团队耐心治疗和护士悉心照护下,老奶奶坚持治疗,目前疼痛已从最初的疼痛评分7-8分减轻到现在可以忽略的轻微不适。在经过两个星期的治疗后,奶奶准备康复出院了。出院之际,她拉着安建雄教授的手激动地说:“真是神医啊!
多年来,安建雄团队在抗击疼痛道路上,强调只把自己或亲人愿意接受的方法用于病人,提倡”三先三后“的治疗原则(先简后繁,先安全后危险,先无创后有创),尽最大能力保护病人。近年来已经明确规定废弃神经阻断或损毀方法,并探索总结了一系列神经修复或调控手段取而代之。
安建雄指出,带状疱疹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多数人在儿时就感染带状疱疹病毒,有的可以出现皮肤水痘,都能自愈。带状疱疹病毒长期潜伏在由脊髓发出的”背根神经节“里,平时相安无事,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有肿瘤、感冒,熬夜,精神打击和癌症接受放化疗等),这些潜伏的带状疱疹病毒会大量繁殖,侵犯相应阶段的皮肤和神经。皮肤疱疹虽然看起来可怕,但都可以自愈;真正令人恐怖的是神经损伤后引起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会让人感觉到火烧,刀割、针刺,砂纸打磨等各种莫名其妙的痛苦,特别是中老年人;这种痛苦会长期存在。因人类对病毒无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与艾滋病一样久治不愈,多数美国医生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采取wait(等待),也就是不干预态度。
近20年来,我国很多医生用射频热凝和化学药物(酒精,阿霉素)损毁神经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理由是神经切断后,疼痛信号就无法上传到大脑,病人也就不会感到疼痛。然而不幸的是,这种机械唯物主义根本不适用于高度进化的人体。安建雄研究组经过近20年研究发现,周围神经损伤可以引起包括大脑和脊髓整个中枢神经的结构损伤和功能紊乱,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患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会感到莫名其妙的疼痛。安建雄研究组根据他们研究的理论成果,将非激素类抗炎药和无耐受抗病毒天然物质,在影像引导下精确注射到病毒窝藏点“背根神经节”,从“根儿”上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安建雄形象地把这种治疗称为“导弹+骸弹”治疗术,其疗效接近90%,用于特别难治的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不仅疗效显著,对损害的神经功能还有显著修复作用。近来全国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疗效。多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
(张建房編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