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报》

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9-06-30     浏览(44)     (0)
目前,我校既是中国优质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建设学校,又是中国双高学校的积极参与者,在践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时,对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改革要有深入思考。
  一是教师培训力度加大。作为高职专业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专业教学的成效,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既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又要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这是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的核心。第一,高职院校应该基于教师实际,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增强教师专业素养,让教师边学习边工作。如定期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考察,既能有效拓展教师的教学视野,又能在无形中增强教师的实践操作意识。第二,高职院校必须引导教师深入了解和挖掘教材,把课本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先锋和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第三,高职院校应该多鼓励教师跨学科学习,从另一个视角掌握专业知识,让教学思路更加开阔,如此教师才能牢牢把握学科热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优势,加快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进程。
  二是新型的教学理念树立。在信息化时代下,要做好高职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就必须树立新型的专业教学理念,实质上就是高职院校全方位植入信息化技术,不仅是教学方法,还包含任何专业的知识点,因为今后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人得天下。同时,必须深入了解市场动态,看市场的需求,只有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提升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增强专业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
  三是加强实践教学。高职专业课程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知道,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实质上就是实践教学必须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达到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要注意在实践教学时切忌急于求成,而是层层递进,等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一个具体内容后,才能开展下一个环节,这个内容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因此,在以后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时,教师应该把课程学习与实践练习有效结合起来,让两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例如建设工匠工坊,在实践环境中开展教学。将教学开到企业,利用真实案例开展学习。通过大师工作室中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人才。如此,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四是课程设置优化。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高职院校首先需要深入调研分析,明确专业方向,精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基于就业导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提升课程设置的准确性。其次,我们都知道计算机技术是飞速发展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必然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与时俱进,贴合社会实际需求。高职院校不但需要及时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动态,还需要时刻关注企业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并以专业眼光选择教材,同时紧密结合实践应用,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
  五是教学方法多样化。在高职专业教学中,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如:项目渐进式、案例式及探讨式等教学方法。要想有效提升高职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做好高职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教师还应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将实际应用带入实践环节,如VR、无人驾驶场景通过5G技术带入课堂,为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另外,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适当激发学生身体的各种感官,有效挖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潜能,实现专业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高职院校就必须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积极践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同时,做好教学改革工作,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信息获取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力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技能和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了新时代的最强音。
 
  (作者吴兆立,系信电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