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 - 《苏州科技大学报》
怀念小如师
作者:●孟守介
文章描述了苏州铁道师范学院聘请北大中文系教授吴小如的故事,他博学多才,深受学生欢迎,并寄来三幅大字以示感激。如今小如师已去世五年,但他的墨宝仍令学生感到自豪。
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成立不久,教师不够,只好临时聘请。聘请最多的是北大中文系教授。王力、吴组缃等大师级教授,先后来我院做过报告专题讲授。吴小如先生是钟元凯同志 (后任苏州科技学院党委书记)的同事,知识渊博,多才多艺,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给我们上课,颇受大家欢迎。钟元凯调来后,请钟老师聘中文系的教师,先后来校短期任教,有金开诚、唐作藩、吴小如、陆俭明、马珍等教授。
小如师讲的是古代文学,主要是先秦文学,他的注释大作《先秦文学史注释》 有厚厚的百万字,在我读书的时候,是最重要的参教书。当时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博”字。注释中,真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从古文学、历史到地理等等,无所不包。所以,我们对这位“讲师精”(北大 58级学生起的外号)非常崇拜。
小如师来苏州后,没有休息,第二天就开始讲课了。当时,学校里没有大课堂,只好借学生食堂,支起一块活动黑板,学生听课自带凳子,我们老师也是自己从办公室带的凳子。小如师理解我们的困难,没有讲条件,一开讲就是两个小时,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有时还哈哈大笑。小如师,自己却不笑。讲到古汉语时,他还举了京剧中的例子,如白字要读入声,亲自示范唱上一段。大受同学欢迎。
后来,我们了解到,有位学生说:“我没有上北大,但是听到了北大教授的讲课。”“吴小如先生的课真是精彩极了。”
小如师讲了几天后,回北京前,我和钟元凯请他吃饭,席间说到他的书法很好,在香港大学当众挥毫,颇受欢迎,他的方法很好,准备请他留下墨宝。小如师说,这次没有带笔、纸、印章,回北京后,我给你们寄来。
不久,小如师寄来三幅大字,元凯、启华和我各一幅。写给元凯和我的是唐杜牧的 《山行》,后半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题款是“守介同志属小如”。给鲁启华的是:“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素隶书,宋苏东坡的诗句。这两幅字我们一直挂在客厅里,来人也都非常赞赏,真令蓬荜增辉,为学生增了光。
小如师九秩仙逝,至今整整五年了。然而,见字乃见人,见到小如师的墨宝,就联想到他在学生食堂讲课的音容笑貌,想到他年轻时在北大中文系的倜傥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