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华师范大学 - 《西华师大报》

魏晋风度

□ 高羽玲

2019-06-15     浏览(102)     (0)

文章介绍了魏晋风度,乱世出英雄,思想璀璨、创造力极强。魏晋名士追求高雅精神境界,任诞之风洒脱不羁,隐逸之风出世超凡,魏晋名士风骨风流。文章对魏晋名士给予高度评价。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魏晋风度便是如此,乱世出英雄,乱世也将会出名垂青史的文学家、思想家。若将整个中华文明比做滚滚东逝的长江,那么魏晋则像是长江三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绝巘怪柏,悬泉瀑布”,但无限风光尽在险峰。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王纲解纽、礼崩乐坏,却是一个思想极其璀璨、创造力极度蓬发的时代,风流才子不胜枚举。魏晋风度,在我看来,是真正的名士风流。
  雅量之风,从容不迫。雅量,指宽宏的气度和优雅的气量。主要表现于魏晋名士任凭狂澜暴雨,依旧行动坐卧的气度;任凭蜚短流长,依旧宠辱不惊的雅量。“竹林七贤”中最小的王戎,在孩提时,行人争相摘李,唯有王戎不取道边苦李;当遇及猛虎攀栏而吼,也了无恐色。王戎晚年遭逢八王之乱,在颠沛流离的路程中也始终谈笑自若、不见颓色。晋人风度清雅高迈,举止言谈文雅有度。这种雅量体现的是他们追求的高山景行的精神境界;是他们提供的魏晋文化内涵。这种淡然的处事态度在今天也是十分值得后人效仿。
  任诞之风,洒脱不羁。居丧无礼是任诞之风的重要表现,甚至一度成为社会风气。戴良母亲去世,“良独食肉饮酒,哀至乃哭”。阮籍母亲去世后,“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同时,他们的恣意放达还表现在他们嗜酒如命,常常一边抓着身上的虱子,一边饮着美酒,醺醺然悠荡于天地之间。
  隐逸之风,出世超凡。汉末宦官乱政,政治黑暗,世人清议,引发了两次党锢之祸。文人志士不堪驱使,隐者藏也,逸者逃也。陶渊明在这种政治格局下,被逼无奈只能“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隐居是否就是不作为,成为了一种消极的避世倾向?不,表面上是人间蒸发但更多是隐逸者高洁志向的追求,既然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欺,他们为何又要与世俗同流合污,还不如南山种豆、东篱采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对隐逸者而言,“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虽然身处于喧嚣之地,但只要心境澄明平静,也会拥有整片寂静的山林,甚至可以与山林融为一体。
  魏晋名士,自有竹林七贤嵇康、阮籍之辈;有琅琊王家谢家之流;亦有隐逸者陶渊明、许由之人。他们或是临危不乱,尽显风骨;或是肆意张狂,不拘俗礼;或是宁静致远,淡泊名利。他们是中国的山水画,其间含着道不尽的风骨、说不尽的风流。高山景行,莫不仰止,至情至性,莫不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