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苏党的生活杂志社 - 《党的生活》

西棘荡村:“三引三带”走上振兴路

作者:孙勇    
2019-05-31     浏览(154)     (0)



差什么、干什么"大讨论,找不足、明方向、促赶超,点燃创业兴村热情。
  为调动全体村民创业积极性,带活致富热情,村“两委”班子成员围绕致富带富,年初承诺.年中践诺、年末评诺,亮目标、比进度、晒业绩,自加压力、增添动力。并设置创业光荣榜,评选致富标兵,全村比着干、赛着干,使“集体创大业、个人创家业”蔚然成风。
组织引路,带出创富环境
  为村里选定发展路子,西棘荡村党组织也走过弯路。先是种植水果,后来又尝试栽培日本洋葱等经济作物,均以失败告终。“要让村子富起来,就必须走适合自己的路。”钟佰均总结教训,带头跑市场.搞调研,最终选择利用度旧渔网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尼龙颗粒加工业。
  为让项目尽快落地,钟佰均"三下浙江”与客商洽谈,建成全村第-一个颗粒加工厂,当年上缴税收40多万元,2018年村企贡献税收1700万元,村集体创收514万元。
  村里颗粒加工厂很多,但都是小作坊生产,不环保、隐患多竞争力弱。“我村的颗粒加工如不转型升级,关停是早晚的事。”2016 年12月,钟佰均提出尼龙颗粒加工产业转型升级走集体发展的思路,并得到上级党委的大力支持。" 采取政府扶持、村党组织主导、老百姓参与、公司化经营的模式来发展尼龙颗粒加工,来发展和做大做强产业。“2017年3月,村里动工兴建农民创业园,整个计划投资1.2亿元。
  “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随着‘263’专项行动的开展和中央环保督察的推进,镇里关停了416家小颗粒加工企业。”如今,创业园一期已建成投产,2018年园区产值逾1.7亿元。
党员引导,带动共富格局
  “发展 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受益。”钟佰均说。村党委通过党员骨干引富、创业能手带富、扶贫救困帮富,奏响“共富三部曲”,做给村民看,带领村民干,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村民苏长德早年在东北打工,眼看着村里人一个个富了起来,于是找到钟佰均,提出想跟着干尼龙颗粒加工。钟佰均二话没说,帮他担保贷款10万元。”就是靠着这笔启动资金,我的企业发展到现在年产值800多万元、利润50万元。现在,我房子有了,车子也有了,多亏了钟书记!”
  为解决村民创业缺技术、缺资金等问题,村党组织实施"捆绑带富"工程,安排3名党员创业骨干与1名创业群众"3+1"帮扶结对,组织企业党支部联系指导颗粒加工户,帮助解决村民创业缺信心、缺技术.缺资金等问题,让群众从“站在边上看"变为"跟着党员干”。协调金融机构开设"党员农贷快车”,全村党员为村民担保创业贷款2000多万元,让尼龙塑料“小颗粒”,变成群众致富“金种子"。
  为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村创业,村党委设立“粒动.青创”空间,让党员创业能手、致富能人当”讲师”、做"导师",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实现“创业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辐射效应。如今,西棘荡村吸纳周边1600余人从事废旧渔网回收加工和尼龙颗粒运输.销售等工作实现村民在家门0就业”,每年吃掉全国80%的废旧渔网,发展壮大成为全国“尼龙颗粒加工第一村”。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多元。
  
振兴思路
  在强村富民的具体实践中,西棘荡村探索出了“三引三带”工作法,即思想引领带活致富热情、组织引路带出创富环境、党员引导带动共富格局。村干部组织党员群众外出考察学习,点燃了村民群众不甘落后、思富想富的强烈愿望;组织立足村情实际,找准路子,发展塑料颗粒加工产业;书记钟佰均率先兴办,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等纷纷加入,做到党员带头千、做给群众看,走出了一条通向乡村振兴的“西棘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