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大学 - 《南京审计大学报》
校党委书记晏维龙与大学生谈“情怀”
校党委书记晏维龙与学生代表座谈,强调大学生应有大情怀,多读书、读好书,心系他人,掌握公益情怀的推广方式及方法,家国情怀要与人民的获得感相结合。强调当代大学生应以学业为重,转变思维方式,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学习。
本报讯 2月 27日、3月 6日、3月 13日、3月27日,校党委书记晏维龙陆续与泽园书院 KAB俱乐部、沁园书院、润园书院社团、20位研究生等学生代表座谈,采用同学提问、书记回答的方式进行面对面交流。
围绕“大情怀离我们有多远”这个主题,晏维龙指出,大情怀就是抛却自我、抛却对于物欲追求的执念,为心灵的憧憬而去不懈努力。大情怀成就大格局,当代大学生要不断加强个人修养,拓展自我认知,多读书、读好书,使自己的思维由平面转为立体。更要心系他人,得道多助,唯如此才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走得更高,更远。大情怀需要我们从小处着眼,从小事着手,抛却自私的自我意识,多思考付出,少计较得失,积极认识自我、树立目标、提升能力,以青春之我,为世界创建文明,为人类创造幸福。
针对“当今社会,我们该坚守什么样的情怀”,晏维龙指出,公益情怀需要转换思维方式,明确自身定位,在公益和学业之间把握好度,两翼一体不可偏废。掌握开放的推广方式及方法,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去感染身边更多的人。家国情怀要与人民的获得感相结合。先辈们负重前行为我们建立起防卫墙,大家的幸福感不断提高,我们也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脚踏实地,小事坚持到底就很了不起!工作中要掌握方法论,分清侧重。对于非重点问题,求同存异,取最大公约数;对于关键重点问题,则要守住底线,坚持住,寻求突破点。
在谈到“家国情怀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新时代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情怀、视野和格局”等主题时,晏维龙说,并非只有在国家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才叫“家国情怀”,所谓情怀格局,就是要从自己做起,找准自己的定位,把自己做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晏维龙特别强调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不论是社团生活、公益事业等,大学生都应以学业为重,要从无意识地学习到有意识地学习。
他说,年轻人要学会转变思维方式,看待问题首先要消除一些概念的自我设定和主观偏见,要学会溯本求源、正本清源、去伪存真。我们要从所处的社会背景去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好,国民幸福感不断上升,但是国家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国家之间的竞争仍然激烈,我们要居安思危,不能丢了忧患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校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