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通威农牧》

“元凶” 锁定草鱼疾病治疗初见成效

作者:通讯员 范小敏 谢理 阳涛    
2019-06-01     浏览(234)     (0)
      3月以来,无锡、常熟、张家港、昆山等地草鱼爆发疫情,有养殖户死鱼 20万斤,无锡、常熟地区草鱼发病率 70%,死亡率达 50%。发病期间,养殖户曾根据多年养殖经验,按照水霉病、寄生虫病及细菌病等方向进行救治,使用硫醚沙星、碘制剂、水杨酸、戊二醛、硫酸铜等制剂,杀菌药、杀虫药、调水药乃至各种培藻手段轮番使用,但仍然未见效果,甚至越用药越死鱼。

      3月底,国内鱼病专家、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汪开毓教授走访无锡周边草鱼发病较为严重的八户养户。经过现场解剖,药敏实验,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基本确诊无锡地区草鱼疾病为草鱼老三病和草鱼疖疮病。根据临床诊断结合实验结果提供了治疗方。

      崇明岛草鱼持续发病相似案例可参考

      4月初,崇明岛地区草鱼也持续发病,发病率超过 50%,死亡率达 30%。通威对十一户损鱼严重的养户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发病情况,跟踪水温变化,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对病鱼进行现场解剖、采样、接种病原菌,带回实验室进一步检测,基本确诊崇明岛地区草鱼疾病为草鱼老三病和草鱼疖疮病,并给出相关治疗方案:
  1、内服:根据药敏实验结果,每个养殖户具体使用抗生素有所不同。如洪老板处使用强力霉素 + 氟苯尼考 + 维生素 c,连用 5-7天。
  2、换水消毒:聚维酮碘或者苯扎溴铵戊二醛混合液。隔天上午泼洒 1次,连续 2次为一个疗程。
  3、死鱼的处理:死鱼必须用生石灰覆盖后再掩埋。
  4、肥水:使用藻菌多肽 + 黑金肽。
     治疗方案初见成果大面积控制死鱼量
     无锡、常熟、张家港地区养殖户治疗效果显著。在走访 8个养殖户中,有 6户采用了通威的治疗方案,2户未采用方案,而是使用池塘泼洒生石灰等办法治疗。治疗 10天后对 8个养殖户的治疗效果回访结果显示,采用通威治疗方案的,治疗成效显著。
  而在 4月发病的崇明岛地区,7位养殖户全部采用了通威的治疗方案。使用仅7天后,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另外,周边 4位养殖户也使用相同方案取得效果,草鱼死亡数都得到了极大控制。
      草鱼死亡有共性分析病因需全面
      3月至 4月无锡、常熟、张家港、崇明岛多地爆发的草鱼疫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拉过网的塘死亡率高于没拉网的塘,外购鱼种死亡率大于原塘苗种。通威结合以上临床解剖症状、实验室细菌分离、药敏实验、治疗结果,分析发病原因如下:
  1.鱼价低迷,大部分养户冬季不投喂,草鱼经过整个冬天的能量消耗,体质变弱,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2.鱼价低迷,养户出鱼量小,存塘量大,管理难度大;3.今年气温水温较往年高,适宜病原菌繁殖生长,水温骤升骤降,引起鱼体应激;4.整个冬天不换水,开春后药物的胡乱投放,导致水环境变差;5.水温影响草鱼吃食,水温上升后鱼吃食量上升,治疗效果明显。
      抗生素不是“万能药”防疫形势依然严峻
      本轮从患病鱼脏器或病症中分离出了以鲁氏耶尔森氏菌为主的条件致病菌,部分患病鱼分离出维氏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药敏实验中分离的细菌对水产常用的多种抗生素敏感,临床实践中抗生素治疗亦有效控制疫情,推测细菌感染可能是本轮草鱼死亡的主要病因。
  养殖一线亦有反馈抗生素处理无效,推测有 2个因素:一是水温低、草鱼发病后采食量极低,造成给药量不足;二是没有选对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按照习惯养殖户多选择恩诺沙星等抗生素拌料,而药敏实验和临床实践均显示恩诺沙星敏感性极低。
  通过本轮草鱼疾病的诊治,通威有 2点建议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是鱼类应注重预防,采用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鱼类发病后,治疗难度大,损失严重;二是鱼病治疗过程中,不要胡乱投喂抗生素,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采取合理有效地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