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务部是糖厂的第一车间,糖厂经济效益的好或差,除了与糖分高低有关联,还与生产车间的工艺技术,特别是产糖率有密切的关系。糖分低是影响产糖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是一个“出血点” ,如何摁住这个点,提高含糖量,从而达到撬动“增长点”的目的,很值得认真调查研究。以下是笔者从事甘蔗种植管理16年来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和建议。
一、优化品种结构,种植高产、高糖品种。
从甘蔗种植分布情况来看,全球生产蔗糖的国家和地区有107个。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土质和气候的差异,种植甘蔗品种不同,甘蔗含糖分也不同,且各地区均培育出适合本地区的甘蔗品种。其中,从农艺性状来分有:早熟品种、中熟品种、中晚熟品种、晚熟品种等;从甘蔗品质(含糖分)来分有:低产低糖品种、低产高糖品种、高产低糖品种、高产高糖品种等。要引导鼓励蔗农种 植 高 产 高 糖 品 种 , 如 柳 城 05136、07150,粤糖 00236,粤糖 93159,桂糖44、47,福农 42 等。只有种植产量高、糖分高的甘蔗品种,才能让农民增收而糖厂也增效,实现互利共赢。
二、适时种植和培土,提高甘蔗糖分。
甘蔗属于禾本科植物,喜温。甘蔗生产多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水源较丰富的地带及低缓丘陵旱坡地带。甘蔗生长分为5个时期:萌芽期、幼苗期、分蘖期、伸长期、成熟期。期间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改变生长状态,延缓成熟期,对制糖企业的榨季生产特别是对糖分总收回很不利。因此甘蔗种植提倡“早种早管” ,冬春植蔗要求在3月底前完成种植任务,宿根蔗培土要在5月底前完成,冬春植蔗培土要在6月底前完成。这样适时种植及培土顺应甘蔗的自然生长规律,能缩短成熟期,提高甘蔗糖分。
三、科学配方施肥,提高甘蔗糖分。
甘蔗除萌芽期靠种苗提供养分外,幼苗期开始从靠种苗提供养分为主的异养阶段,向靠本身植株供给的自养阶段转变;从幼苗期开始的每个时期都要有合理、充足的氮、磷、钾等养分供其吸收生长。新植蔗施足基肥,以磷肥为主,一般磷肥占总量的50%以上,钾肥50%—60%、氮肥30%作基肥施用。大培土施足肥量,以亩产原料蔗8吨以上为例,一般需要施用纯氮23—28Kg,五氧化二磷14—16kg,氧化钾26—30Kg。折合每亩施用氮磷钾总量为30%(13:8:9)的复混肥为 175Kg,加上氯化钾 20kg,可供甘蔗各个阶段所需养分,达到高产高糖的目的。8—9 月份不必增施壮尾肥,以免改变甘蔗自身成熟规律,降低甘蔗锤度及含糖分。遇旱必须及时灌溉抗旱,但收获前2个月宜停止灌水,保证原料蔗的蔗糖分品质。
四、推广剥叶还田,提高甘蔗糖分。
甘蔗是C4作物,表现喜光性和对光的敏感性,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的强度也越大,干物质积累就越多。甘蔗生长中后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对其生长及催熟起重要作用。甘蔗剥叶能使蔗田通风透光,氧气充足能促进根系和茎叶生长,抗甘蔗倒伏,日夜温差大加快蔗茎成熟,有利于蔗糖分积累。
五、注重病虫防治,提高甘蔗糖分。
病虫害也是制约甘蔗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发现甘蔗病害 60 多种,虫害300多种。甘蔗病虫害不但给蔗农造成产量重大损失,还增加蔗茎的纤维含量,降低甘蔗锤度、纯度,影响甘蔗含糖分。特别是甘蔗螟虫,对甘蔗糖分危害损失最大。
六、确保进厂原料蔗质量及新鲜度,提高甘蔗糖分。
首先,从票证发放入手,根据蔗区甘蔗品种结构合理安排,按照早熟、中熟、晚熟品种砍蔗,先高坡、丘地、再到平地;其次,从砍蔗质量入手,要求小锄低砍、修净根须、不带蔗壳蔗叶、蔗尾砍到位;其三,抓好装车质量,要求砍好后统一归堆至干净的地头,确保车辆正常装运,装车不带泥、蔗叶、杂物等;其四,及时调度车辆裝运,在48小时内进厂入榨,确保甘蔗新鲜;其五,严格执行进厂原料蔗扣杂标准,杜绝弄虚作假、不负责任、损害企业的行为。
七、推行蔗稍留种,提高产糖率。
甘蔗全身都是宝,蔗梢留种更加好。甘蔗越到尾部含糖分越低,对生产车间产糖率影响越大,但甘蔗的尾部又是一根甘蔗中留做种子最优良之处,因其含糖分低含单糖多。单糖是碳水化合物中最基本单位,蔗茎中下部含有大量的糖分,必须通过酶的作用转化为单糖,才能被蔗芽、蔗根吸收利用。蔗梢留种优点在于:省人工,边砍蔗边留种;省工序,下种量少,减轻劳动强度;省种,蔗梢重量轻,节间短,芽多,下种量少,节约种子(约0.5吨/亩);发芽力强,出苗率高,出苗多、齐;延长宿根蔗年限,提高生产车间产糖率。
综上所述,假如能在同等气候条件下,通过调整品种结构、加强甘蔗田间管理和车间内部管理,使糖分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多产糖0.85个百分点,这对于企业的提质增效和多产糖,降低费用成本意义非同寻常。 (韦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