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我的工友,但由于时间长久,现在我已记不清他们的名字,只是脸熟。
很多年前的某一天,这日子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就是寻常的工作日,但对于这对夫妻而言,应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们终于走出了屋子,来到大街上。
在小镇不算宽阔的街边,女人一脚深一脚浅地走着,身子随着脚步的踉跄大幅度地摇晃;男人在一边紧紧地架着她,与其说是妻子在走,不如说是丈夫在拖着她前行。显然,这个女人是遭受了很大的“劫难”,促使现在的腿脚不便。在过去几年,电瓶车还没有现在普及,汽车更是鲜少,所以每个骑着自行车的人,路过这对每天早晨围绕小镇街道锻炼的夫妻身边,都会瞄上一眼,小心避让。我们常常看到的是:男人因费力地搀扶,满脸通红,一头大汗;女人因拼命的迈步,也是一副筋疲力尽。
每次看他们步履蹒跚的背影,总感慨:人生皆苦,命运多舛。
好像有那么三四年光景,只要不下雨,就能看到这对夫妻在路上携手前行。从一开始的架着,扶着,再后来的搀着,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
从某天开始,他们中间有了空隙,虽然手臂摆动的幅度略有夸张,女人的脚步仍有点颠簸,但两个人的脸上都重新散发出了光彩。
后来某天,我看到女人一个人走在路边,神色恬然。独自行走的自由,终于又回到了她身边。她的丈夫,那位一直相伴的男人,同样也因“放手”而幸福着。
小镇上因各种原因偏瘫的还有好些人,也经常看到有人独自在路边坚强的做着康复训练。在我心里,那样的搀扶和牵手,是最美的画面,因为它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伴”。
那些年,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他们和路人打招呼,也从来没见过他们夫妻二人在路上交流。在行走的路上,他们专注于脚下和前方,当然,更有身边的对方。因信念,因坚持,更因陪伴才让他们重获新生活。
(梦百合 陈曦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