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北石油报社 - 华北石油报

归返已是黎明时

作者:通讯员曹建军    
2019-05-22     浏览(174)     (0)

5月初的陕北, 不同于东部地区早已春暖花开, 这里刚刚进入春的怀抱。一场春雨过后, 万物复苏, 翠绿遍野。这绿色背后, 还有黄土高原上 “春天” 的另一面, 狂风肆虐、 尘土飞扬, 连地平线上的天边都被染成淡淡的黄色。

5月15日, 在一个大风呜呜作响的夜晚, 华北物探处油房庄第一作业区51井区大站值班室里不时有一缕缕裹挟着黄土的风从窗格的空隙中钻入。空气中,一股子黄土的特殊味道伴着冷冷的夜风驱走了半夜的倦意。

这样的夜晚不敢有丝毫松懈, 坐在监控屏幕前的解鹏喝了一口浓茶, 精神一振, 继续专注地观察着大库、 站点和单井运行状态。

正在这时, 由于风大而不断晃动的监控屏幕里, 池228-235井井场出现一道灯光, 在黑夜里异常明显。片刻之后, 车灯熄灭, 两个穿着红工衣、 头戴红工帽的人影背着大风进入井场。其中,一个年轻人一手拿着手电,一手拿着笔记本, 在井场内的3个抽油机采油树和1口注水井前依次蹲下, 仔细地查看、 记录压力, 并且把每一口油井的回压阀门短暂关闭, 观察井口压力变化情况,判断油井状况是否正常。另一个中年人则打电话给正在监控的解鹏, 截图、 记录。随后, 挨个用手背轻触抽油杆,判断是否发烫, 确定有没有异常。最后, 绕着井场的围墙观察一圈, 看看有没有偷油的痕迹。

此时已是凌晨2点半,查夜的两个人是51井区的副井区长王勇和员工叶一嶸。风已经渐渐平息, 不再像上半夜需要一手捂住随时可能被吹飞的帽子, 一手干活儿。解鹏一边做着查夜记录, 一边希望后半夜风可以小点儿, 让他们少受些冷风吹。

想想在值班室内犹能感到这夜晚的大风与寒意,这两个顶风前行仍一丝不苟、 细致巡检的查夜人应该已是寒冷彻骨了。

然而, 事与愿违的是监控屏里的图像再次晃动起来, 被风卷起的尘土, 肆虐地从摄像头前快速飞过。不过, 那两道明亮的手电筒灯光仍然不时在池227-236、池228、姚三注、池377、池222-235 等不同井的监视屏上出现着。

风未停歇, 查夜人的脚步也未停歇。直到黎明, 忙碌了一夜, 守护着夜幕中51井区生产、 运行安全的查夜人才上了查夜车, 踏上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