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第八届辽宁省机器人大赛在东北大学举行,代表我校参与比赛的四支队伍来自机电创新俱乐部。在全省共55支代表队的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的优异成绩。机电创新俱乐部在比赛中打破了东北大学包揽一等的奖历史,更是力克大连工业大学等传统强队。本期记者走进创新创业学院机电创新俱乐部,带大家深入了解这支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队伍。
有缘千里相聚 热爱成就非凡
机电创新俱乐部的是由一群对科技创新心怀向往的同学所组成。从懵懂到成熟,他们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经受挫折洗礼后的他们终于以荣誉书写了属于他们的新篇章。来自不同学院的成员们,从素不相识,到并肩作战;从懵懂求学,到大胆创新。时间让这群年轻的小伙伴们慢慢成长,逐渐成熟,终于取得了现在的成绩。团队成员表示:“当初我在我们学院的大群里面看到了这个社团的招新通知,因为对这个比较感兴趣,所以就加入了进来。等后来慢慢待了一段时间,与俱乐部里的同学相处后发现,我是真的热爱这里,热爱这里每一位共同努力的同学。”是对机器人设计的完美追求,对机电创新的热爱,让一群热血而又充满活力的青年相聚在了一起。当问到他们当时宣布你们获得一等奖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心情时。团队的负责人刘世东同学表示:“当时所有队员的内心都充满了喜悦,因为东北大学历年都包揽了一等奖,我们站在挑战者的位置,能够打败他们站在了领奖台上,内心已经很满足了。”因为他们的热爱,让机电创新俱乐部变得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因为他们的热爱,让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吃得百日艰苦 终得佳绩回报
这次的机器人大赛,机电创新俱乐部的团队甚是重视。对于此次比赛的准备,他们说道:“今年的六月份我们得知有这个比赛,于是参与比赛的整个团队暑假都没有回家,留在学校准备比赛。虽然在暑假期间天气很炎热,但是大家都坚持了下来。”团队成员马贵斌说道:“准备比赛的过程很辛苦,对我们来说熬夜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了,好多次我们待了十多天没能回寝室休息,一直留在这里忙碌。”为了比赛中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机电创新俱乐部的成员从接手到比赛中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机电创新俱乐部的成员从接手到比赛前夕,共耗时3个月,制作了12台机器人,其中选出参与比赛的3台机器人。一个个数字记录的不仅是过程的艰辛,更记录下了背后的付出与汗水。当遇到了瓶颈的时候,他们互相鼓励,一起攻克每一个难关。“感谢我的兄弟们,能让我实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梦想。也感谢我们实验室的老师们,如果没有创新创业学院林丹老师的全力支持和理解,我们的实验室不会发展的如此迅速。是这里,让我收获到了亲密的友情,拓展了课堂外、书本外的知识。”正如他们笑称“我们才是真正的边学边用。”最终,他们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任尔千磨万击 传承坚守未来
如今的就业压力很大,为了能够找到令自己心满意足的工作,有不少同学会选择考研来提升自己,也有同学会奔波在各个招聘会之间寻找心仪的工作。当记者谈到对未来有什么想法时,机电创新俱乐部的负责人刘世东说:“我很想留下来再为学弟学妹做一点事情,之前带我们的学长就是这样。当初什么都是从零开始,他更像是一个兄长,缺少的设备和零件自己掏钱出,不会的知识自己去图书馆学习回来传授给我们,当时的学长义无反顾的选择坚持,把这里当成了他的家。还记得他说过的话,就算要走,也要把你们都带出来了再走。”而团队成员们则说到:“其实,我们每一个成员能坚持在这里都非常的不容易。大二的同学们选择用大学的青春时光和我们一起奋斗,而大三的同学面对未来就业、考研的压力,还是选择继续留在这里,大家都对这个集体有着说不出的感情。”
来自电气工程学院的指导教师候春光老师,在承担起学校多项科研项目、教学任务的同时,依然坚守着这份责任,对于同学们遇到的困难,耐心解答;对于同学们内心的惆怅,耐心安慰。机电创新俱乐部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每一个成员,每一位老师背后的付出和支持。“他不光是我们的指导老师,更像是一位忠厚长者。”团队成员们说到。也许这就是热爱吧,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我们都想继续干下去,直到把俱乐部的精神和辉煌都能传承下去。”机电创新俱乐部的队员们一起笑着说道。
劝君更进千里 有志者事竟成
传承,不仅要把坚持到底的科研精神带给下一届俱乐部的成员们;更要把创新、求实、进步的精神传递给他们。“参加咱们机电创新俱乐部,参加我们的比赛,其实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拿到了名次,更重要的是认识了很多朋友。而且我学会了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爱好,我可能把课余的时间都去看小说,打游戏,聊聊天了,而正是因为找到我所热爱的东西,我才真正能把控自己,不浪费大学生活的空余时间。”刘世东说道。当问到有什么可以传授给自己的学弟学妹们时,他们表示:“在沈阳工业大学这样的一个工科氛围浓郁的学校,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研究,参加一些科研活动都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我们学校的科技条件和设备,以及相关老师都是很不错的。当你毕业之后,不管是做工程还是项目,大学的相关经验都是很有用处的。当你错过了能参加活动的时光,也再也没有像咱们工大这样的一个优秀的平台供你施展自己的才华,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了。”他们接着补充到“多学习,多尝试,这样才能找到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这便是他们能坚持下去的原因吧。最后,机电创新俱乐部的队员们一起说道:“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热爱自己的生活,能找到自己的乐趣,不荒废自己的大学时光,让未来可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份热爱一份坚守。是热爱,让一群大男孩无论严寒酷暑都坚守到底;是传承,让一群芳华学子默默奉献。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随时保持一份对知识的渴求与向往,牢记初心。虽然有一天他们终将会离开校园,但是创新传承的路上还会有更多人继续走着。
(学生记者:徐东亮 谢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