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 - 《山东师大报》
守望,初心如月
作者:李泽琦
我站在时光尽头,看幕天席地般的星星呼啸而过,树影婆娑,一轮明月亘古不变守望着苍穹,守望着四海,守望着岁月最初的那抹微光。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苏轼泛舟赤壁,“乌台诗案”的阴雨尚未散尽,他心中愤懑,挥毫而作的《赤壁赋》却也忍不住赞美这悠悠不变的山月,是造物者无尽的宝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被贬离乡的张九龄在思念远方之时,也曾抬首望月,在那泠泠的月光中,涤濯久在滋垢中的内心。月啊,随着时光辗转了几千年,见证着数个王朝兴盛更迭,却始终守望着清官志士内心的清明与入世的初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时光荏苒,生灵代代无穷,江月年年相似,正因中华民族的先哲志士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初心,锦绣长安的繁华百花才得以绵延了几个世纪。
轮回千载,百年之前一直高悬于天的月悄然蒙尘,在不知不觉中飘飘于天空的云渐渐昏暗,阴霾染尽皎洁的月。
1937年,当一声声洋枪炸裂在东北大地,月沉浮海面,染一片血红。我们的初心是保家卫国,最后却演变成了手足相争,自相残杀。所幸中共的一声呐喊,歃血战场的战士们才念起了初心,沉沦了半个世纪的中国人民重新站了起来。挥舞的旗帜,掀起巨浪,濯涤蒙血的明月。
如今……幼时举头便可目遇的明月如今却朦朦胧胧不可描绘,幼时妄想做棉花糖的白云如今竟好几日不曾见得。1949年国歌奏响,亿万中国人的初心是建设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美丽中国。的确,安居乐业我们做到了,然而钢筋水泥倨傲地占领了城市,川流不息的车辆涌上了人们的心路。道上堵,心也堵,经济确是日渐发展,可绿色的自然却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浮华世间,六合八荒,所爱的,所想的,如不循着科学发展这个初心,或许都会一点点被无情吞噬。钢铁的冷意会轻易冻枯一株野花,轻易冰封一片春光。
山后的明月还在兀自散着柔柔光芒,却因这浓浓的阴霾,而无法照亮人们去寻求初心的道路。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种豆南山何人不能做到,但真正守得花开豆生的人却寥寥无几。治理环境这条路纵然崎岖,纵然坎坷,但为何不去寻求明月洗濯内心的阴霾,守得一片清明,寻到自己的初心,筑起一片青天白日,氤氲一抹花香柳淡。
明月已然渐渐隐入桂枝后,煌煌大日即将升起。白昼黑夜,月,始终守望茫茫宇宙中的一线生机。我们,坚守祖辈微茫却清澈的初心,我们立足山头,展望着未来,期盼着祖国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