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 《咸阳职院》
秦商:中国最古老商帮,为何最早衰落?
2017年下半年,一部叫《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电视剧很火,讲的是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的故事,媒体宣传给这部剧的女主角打了一个很耀眼的标签:清末女马云。但实际上,周莹的成功,是借用了秦商既有的势力和财力,守成加适度开拓而已。
陕西商帮是中国产生最早的“天下第一商帮”。周莹一生经历的年代,已经是这个商帮的尾声。早在明初,为防范蒙古族的反扑和边疆民族的离心倾向,朝廷把边防建设的中心放在陕西,在陕西沿长城一线设立四个边镇,驻守几十万大军。为保障边防军的后勤供应,明朝创造性地实行“食盐开中制”,也就是国家放权,让私人参与食盐贩运。但规定商人必须将粮食贩到边关,换取食盐贸易的批条——盐引,然后再凭盐引到食盐产地贩盐。
陕西商民趁势而起,输粮边关,换取盐引,形成了以乡土亲缘关系为纽带的商人集团。以泾阳、三原为中心的陕西商人赚到了第一桶金。那时的秦商跟改革开放初期的广东人极其相似,有一种天生的政治敏感,善于利用政策红利发家致富。更为难得的是,秦商创造了一系列颇具现代意义的“类企业制度”,比如他们创造的“万金账”,堪称中国最早的合作股份制。再比如他们实行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经营制度,即“东西制”。
但是到了周莹生活的年代,秦商内外交困。波及西北五省的陕甘回民之乱,让秦商经济实力严重削弱。鸦片战争之后,洋货挤压了秦商的生存空间,沿海的宁波商帮、广东商帮及时开始近代化转型,而这个时候陕西商帮的佼佼者们则通过靠拢权力、捐官等形式为自己塑造商人之外的身份地位,或者将巨额商业利润用于盖房置地、奢侈消费等非生产性行为上。
用流行的话来解释秦商衰弱的原因就是:秦商对自身社会地位和奢靡消费的强烈专注,导致他们对近代中国形势变迁几乎无感,丧失了早期的创新精神,最终衰落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