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邹校长关于“十个突破” 与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的重要指示, 图书馆切实推进《普通高等学院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培养规格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信息素养教育的落实落细, 深化和推进 “以学为主” 的教学改革。
本课程深刻认识到, 课堂不应该只有理解和记忆, 应该用来完成更高阶层的学习和思考。课程通过借鉴 MOOC课程的相关资料和制作辅助视频来压缩课堂内容传授的时间 (理论学时从 6学时→4 学时) , 省出更多的时间, 让学生自主进行搜索、 分析、 练习和解决查找文献碰到的问题。
本课程的 “翻转” , 即 “图书馆深度体验实习” 正是为这一转变所做的大胆尝试。 这一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亲自到图书馆, 一是对电子文献进行自主检索和评估;二是对馆藏文献进行全面掌握;三是对纸质藏书进行兴趣搜索和借阅;四是结合自己的体验实践, 梳理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切实掌握利用信息检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形成最终的学习成果—— — “一课一文” (1000 字图书馆实习体验报告) , 现将课程 “翻转课堂 + 一课一文” 的工作汇报如下:
1 课程环节 “翻转” , 强调学生自主体验式学习过程
1) 从教师课堂讲授, 翻转到让学生亲自到图书馆体验检索的实践学习
将 “图书馆深度体验检索” 纳入 “信息检索与利用” 教学大纲中, 专门分配2学时用于完成体验实习。要求: “学生亲自到图书馆体验, 体验的内容包括了联机检索目录的图书查询、 按照 《中图分类法》和图书馆馆藏布局进行图书查找、纸质图书的借阅及电子图书的下载” 等, 使学生对从图书馆获得需要的资料有完整的过程体验, 并于体验完成后进行总结, 便于巩固提高。
2) 提出 “翻转课堂 + 一课一文” 模式, 进行积极尝试
“信息检索与利用” 课程首先采取“拿来”网络MOOC 著名大学老师的课程来自主选择和编辑, 做成课堂视频辅助教学, 省出课堂时间; 其次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学习实践, “翻转课堂”理念延伸到课堂之外; 第三结合学校 “一课一文” 课程要求, 让学生对体验实习过程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
图书馆体验实习是“翻转课堂” 的大胆尝试并取得了相应成效, 日后图书馆会更加积极主动探讨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多种教学和服务形式, 与时俱进, 深入挖掘 “翻转课堂 +” 可以呈现的多种模式。
2 实施“翻转课堂 + 一课一文” ,带来三方可见有益变化
1) 学生的变化变化 1: 从 “被动” 到 “主动” 的转变。 从学生方面讲, 虽然 “图书馆体验实习” 学生不一定出自自愿, 但即使在掺杂了 “被动” 想法, 依然有所收获。
学生们 (特别是那些缺乏主动性的学生) 通过图书馆体验实习, 对图书馆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用这样的方式上课, 让同学们有一个亲身体验和感性认识,更容易被接受和喜欢图书馆, 这样他们更经常来到图书馆看书学习, 使得图书馆资源也得到充分利用。
计科学院朱彤同学说: “也许没有这次 ‘图书馆体验’ , 我大学4 年也不会去涉猎除了 I (小说) 类的其他文献, 更加不会去体验超星图书馆(电子图书) ,我很幸运在剩下的大学时间里, 能好好地利用我校强大的图书馆, 拓宽知识领域, 增长见识” 。
变化 2:从初步认识到全面掌握。工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的张雅同学总结道: “通过图书馆体验实习, 提高了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对获取和解读信息有了全新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用课程学到的技能去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并做出正确决策” 。
2) 教师的变化对教师的课堂教授来讲, 学生们在课堂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 完成作业拖延, 作业质量水分大等现象。
课堂 “翻转” 后, 在教师的现场指导下, 学生在图书馆亲自体验, 独立完成课堂上布置的 3 大任务,并撰写一课一文。
变化 1: 讨论更具针对性。体验完后, 回到课堂上,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感受讨论, 学生们主动发言, 提出体验中的困惑, 教师则针对问题, 提出多途径解决方案供学生们思考, 像做游戏一样去讨论收集文献资料的过程。
变化 2: 加深了对 “翻转” 的理解。通过首次尝试, 教师们认识到 “翻转课堂” 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 用省下来的课堂时间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 评价和利用等高级学习能力。 在改变的过程中, 尽可能利用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相处的时间, 提供高质量学习活动, 帮助学生更好完成学习目标。
变化 3: 互动深化。在 “一课一文”中, 学生会总结体验过程, 提出书面的建议、 困惑和疑问, 这些内容恰好为 “信息检索与利用” 课程的翻转课堂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反馈了真实信息。
3)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变化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参与到 “翻转课堂” 的辅助工作中来。
变化 1: 是辅助指导老师。 “信息检索与利用”翻转课堂迁移到图书馆后,图书馆工作人员就是其中的指导老师,14 位人员分别承担了教学班级的指导任务, 指导学生在图书馆体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及 “一课一文” 的批阅。
变化 2: 进一步加深对学生需求的了解。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使得教学活动与图书馆服务工作实现了对接。 我们发现有个别同学还是第一次来到图书馆; 也有同学反映网速影响电子文献的下载等情况。 工作人员通过面对面指导和作业批阅, 更加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
3 还需要努力的方向
图书馆的 “翻转课堂+ 一课一文”是 “信息检索与利用” 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次探索, 提高了学生对图书馆的认知和认可; 使其对图书馆的馆藏及其分布有了整体的认识, 对自主获得图书馆学习资料的过程有了完整体验; 并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更符合读者需求的服务提供了真实参考;但是同时通过总结, 我们也发现了在 “翻转课堂 +” 的改革道路上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可以探索, 比如:
1)设计更加符合课程要求和贴合图书馆实际的体验任务, 配合调整课程理论体系, 逐步向学生自主型转变;
避免 “放水” , 图书馆工作人员作为指导老师积极参与指导与监督, 提高同学对实习体验的重视程度, 切实从体验中学习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图书馆在 “信息检索与利用” 课程之外,可积极探索更多形式的互动活动, 如信息检索大赛等。
综上所述,一门技能的掌握既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也不能缺失实践, 图书馆 “翻转课堂 + 一课一文” 的实习体验改革是在课堂理论知识框架下进行的一次实践探索, 以此 “翻转” 引导学生自主、 独立的思考和获取信息以及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意识唤起,培养学生高级学习能力, 来完成新时代 《国标》提出的规定动作和落实校长的 “十大突破” , 逐步形成信息素养教育的落地生根。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