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重庆师范大学 - 《重庆师大报》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稳速发展

︱︱︱第二次党代会以来人才培养工作回顾

2019-04-15     浏览(216)     (0)

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 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8年本科教学评估以后, 学校经过十年发展, 取得了一系列改革成果, 主要体现在:办学定位合理, 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培养过程规范,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持续完善,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2018 年审核评估以后,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为更好地实现学校“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信念执著、 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 富有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 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的人才培养总目标, 我校积极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找准办学定位, 确立发展目标, 持续落实 “五个坚持”的人才培养方略,实行了十大改革措施。学校进一步强化 “两轮驱动” “三驾马车” “三大板块” 的发展策略。七年来,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突出

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突出本科教学中心地位。2013 年11 月 17 日,召开千人大会启动 “内涵发展, 提档升级” 并出台了 “1+5” 文件; 精良师资支撑本科教学, 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优质资源倾斜本科教学, 学校制订了 《教学经费预算分配及使用管理办法》 ;科学制度保障本科教学, 学校将 “人才培养是学校办学的根本任务” 明确写入 《重庆师范大学章程》 ;强化科研促进本科教学, 构建了 “3223” 科研促教学制度体系; 优质服务支持本科教学, 改善学生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

本科专业建设成效明显

目前, 我校学科门类涵盖了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 13 个门类中的 11 个门类, 本科专业达 72 个, 获批市级三特专业群 5 个, 市级三特专业和一流专业分别达到 13 个和 5个。 学科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数学” 和 “生物学” 获批重庆市 “一流学科” , 立项 14 个 “十三五” 市级重点学科。 与此同时,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基础教育发展, 60 余年来培养了各类毕业生 16 万余人,重庆市重点中学 90%以上的骨干教师、 校长先后在我校学习和接受培训。

学校以生为本、 全面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改革, 探索形成了 “五个坚持” 的人才培养方略。坚持立德树人 “五元同育” , 强化学生价值塑造; 坚持内涵提升注重质量, 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坚持师范特色分类培养, 构建 “三维核心能力” 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坚持需求导向 “四个对接” 推动非师范专业应用转型; 坚持协同育人开放办学、 深入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七年来我校为国家培养输送高素质本专科学生 46208 名。顺利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31 个专业实现一本招生, 普通类一本线上生源占比 77.34%。实施 “优良学风提振计划” ,研究生报考率和考取率大幅提高,本科生就业率稳定在 90%左右, 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在校研究生规模大幅增长, 成为新增列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

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七年来, 学校不断深化人事人才制度改革, 严格实行师德 “一票否决” 。我校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 实施“132” 引智计划、“111” 培育计划、 “博望学者” 特聘教授计划,获批院士工作站、 市博士后工作站、 市海智基地, 遴选领军人才、 青年拔尖人才、 教学名师、 博望学者等 66 人, 全职引进国内外优秀博士 324 人, 柔性引进中科院院士、 人文社科学部委员 10 人,柔性引进海外博士 100人。实施教师队伍综合素养提升工程, 资助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研修访学 272 人次, 支持攻读并取得博士学位 101 人。七年新增博士生导师 31 人、 正高 135 人, 正高、 博士占比不断提高,获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 人才项目 79 人次,获省市级及以上各类表彰420 余人次, 队伍结构及素质进一步优化。

我校还实施了 “教改教研与教学成果转化工程” 、 建立 “名师工作室” 和 “行业专家工作室” 、 建立 “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坊” , 设立了教书育人系列奖。

开放办学更加深入广泛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 深入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近年来,我校广泛开展校地、 校校、 校企合作办学。与市委宣传部共建重庆新闻学院,成为全国首批 10 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高校。 我校主动落实精准扶贫任务, 与城口县对接实施 “烛光 · 跨越” 行动, 创办城口附属实验中学,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校与多地政府及多家企事业单位签署合作办学战略协议, 并先后与美国、 俄罗斯、日本、 澳大利亚、 英国、 匈牙利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学生交流学习。

我校主动服务国家外交战略, 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获批 “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 (重庆) ” , 在非、 亚、 欧、 美、 大洋洲五大洲基本建立 5 所孔子学院和 2 所“汉语师范学院” , 孔子学院数量居西部高校第二。3 个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成立中新 (重庆) 教师教育学院, 成为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资格院校、 “重庆市孔子学院工作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留学生数量达 747 人,生源来自五大洲 38个国家。

教育是立国之本、 强国之基, 我校作为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更是学校工作重中之重。全体重师人定然不忘初心, 砥砺再前行,努力开创本科教学工作新境界, 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 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 统筹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非师范专业建设、 协同创新, 在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师范大学综合性强的优势、 加大教学中心地位的保障力度。

(记者: 王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