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 - 《山东交通学院报》
倡导校园文明 构建文明校园
作者:国汽181 王志昊

《春秋左传正义》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孔子言:“不学礼,无以立。”中国古人对礼仪文明的重视可见一斑。文明礼仪传承到现在,逐渐形成了中国人自己的现代文明礼仪规范,这些规范适应到校园里,就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校园文明。
我们之所以倡导校园文明,不仅仅是因为这是我们个人素质的体现,是现代人基本的为人处事方法论,更因为我们需要建设在校园文明的工作中,给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言论和思想借助网络飞速的传播,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更有不少的糟粕,而我们大学生正处在思想活跃,构建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又对不少社会现象缺少深刻的认识,价值观很容易出现问题。这不仅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扬弃,还需要学校加以引导,而校园文明建设便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经上所述,校园文明建设于我们大学生自身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那不文明行为究竟有哪些危害呢?这就要从不文明行为的本身说起了,笔者把校园不文明的行为大致分为二类:一类是人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表现为为自身利益而破坏公共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如破坏植被,践踏草坪油菜花,乱丢垃圾等。这不仅给我们学校的环卫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影响校容;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学习心情和效率。另一类不文明行为则是:个人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不良影响,是人际关系之间产生的不文明行为。如在公共场所吸烟,在图书馆内喧哗。这些不文明行为可能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破坏和谐人际关系的不良因素。面对这些不文明行为,我们并不能只靠学校规定去约束,还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建设,引导学生的人文自觉。其次加大校园文明的宣传力度,举行文明行为的表彰活动。在花坛草坪设立警示牌,随时宣传,让校园文明意识内化到学生的内心,落实于行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期的大学生就要有新的精神面貌,让我们行动起来,建设校园文明,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