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停井蕴藏着产油潜力, 通过新理念、 新方法的整合应用, 可以重新认识油藏, 拓展资源动用潜力, 同时借助新技术、 新工艺,也可以重新发现长停井的油藏潜力, 为油田开源节流、 降本增效提供强大助力——
本报讯 (通讯员刘明 杜慧) 采油一厂西柳作业区牢固树立 “效益为先”的理念, 科学论证、 精细分析剩余油潜力, 对关停井实施 “诊断、 治疗、 调养”为一体的 “治扶工程” , 使一部分长停井重新焕发活力。
针对长停井潜在生产能力评价难度较大的实际, 该作业区组织地质技术人员 “问诊把脉” , 按照 “少投入多产出、 提高采收率” 的原则, 在选井时充分开展精细地质论证和生产能力评估, 并结合潜力井井口状况及地面情况调查, 优选一批风险较小、 经济效益较好的油井, 按照潜力大小排序实施措施作业, 有效提高复产效果。在长停井复产过程中优选高36断块的高32井作为突破口, 并结合动静态资料分析, 恢复剩余油富集区停产井, 取得良好效果。同时, 对因套管破损等原因造成的关停井, 采取大修、 下小套管等工艺技术扶井, 使其重新 “上岗” 。
截至4月3日, 该作业区已恢复停躺井6井次, 目前开井率92.93%, 创作业区历史新高。
图为作业区副主任颜勇 (左二) 和地质技术人员在分析油井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