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北工程大学 - 《河北工程大学校报》

带着家园去流浪

作者:本报学生记者 王帅    
2019-03-15     浏览(138)     (0)

《流浪地球》电影展示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人们选择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体现了对家园故土的热爱和责任,体现了对人类的责任和担当。电影中"国"是联合政府象征,呼吁人类携手守护地球家园。




人物简介:



  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流浪地球》不仅在中国内地掀起大浪,在国外亦备受好评,《纽约时报》评论说:“中国是太空探索的后来者,也是科幻小说电影业的后来者。但这种情况即将改变。”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电影的内核。观看《流浪地球》,你可以感受到类似于好莱坞大片的震撼,可以看到各种特效的炫目呈现,可以看到高规格制作的宏大空间。但支撑这部巨作的不只有炫目的特效,浩瀚无垠的宇宙,更有中国人独特的家国情怀,也正是这一点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很多身在国外的华人会带着外国朋友去看这部电影,看完这部电影之后问他们感受,其中对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的做法,许多国外影迷都不能理解,按照他们的逻辑,当人类面临灭顶之灾时,建造数个巨大的飞船,带着动植物的基因和文明的火种离开地球就可以了,何必多此一举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呢?
  像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电影《2012》,在世界末日来临之际,唯一的求生之路是避入在西藏建造的“诺亚方舟”。但《流浪地球》中人们却选择了带着地球一起离开,不是飞船星际航行式逃离,而是不抛弃不放弃带着地球一起走。带着地球流浪,是“一个都不能丢下”的责任,是寻找新家园的坚定,这体现的是中国人古老的家国情怀。
  在中国的文化里,家乡、故土是每个人都不能割舍的东西。它和亲情交织在一起,成为中国文化中最独特的一部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即使在战火连天的年代里,最珍贵的依旧是来自家人的问候。“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放在茫茫宇宙中,故园就是养育了我们的地球。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中华民族是一个安土重迁的民族,一切的历史过往、家园故土,我们都要扛着走,绝不抛弃。我们对养育我们的土地爱得深沉,对哺育我们的母亲河知恩图报。家国情怀是一种境界,一种觉悟,体现在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之中,体现在"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之中,这也是中国能够行走世界的坚实根基所在。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居功至伟。
  《流浪地球》中的“国”是放大了的“国”,它是将整个地球与人类集体智慧集合在一起的“联合政府”,某种意义上是人类共同体的象征。世界虽大,国家虽多,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家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只有人类携起手来才能守护好我们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