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徐州医科大学 - 《徐州医科大学报》

回忆50年前进行的组织学教学改革

2019-03-28     浏览(66)     (0)
(接上期报纸)
2、实质性器官
根据实质的不同,实质型器官又可分为四类。
(1)腺型器官:腺型器官是指外分泌腺体和具有与外分泌腺体相类似的胚胎发育过程的器官。包括耳下腺、颌下腺、舌下腺、胰腺、肝脏、前列腺、乳腺、肺脏、肾脏和睾丸等。
腺型器官的主要特殊点包括:1)无分层现象;2)腺型器官常被间质(叶间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小叶或大叶,因此实质出现分叶(小叶、大叶)或区域性分布现象;3)腺泡的形态及腺上皮的形态特点(浆液性腺泡、黏液性腺泡、混合性腺泡、半月、泡心细胞、肌上皮细胞、胰岛、肝细胞索、肝窦、中央静脉和门管区、凝结体);4)纹状管;5)间质中有无丰富散在的平滑肌;6)特殊结构(各级支气管和大量肺泡、肾小体和泌尿小管、生精小管和间质细胞)。
(2)淋巴器官:淋巴器官由各型淋巴组织构成,外包以致密结缔组织的被膜,被膜向实质伸出小梁或小叶隔,因此淋巴器官在切片上呈兰色的点点滴滴状(大量淋巴细胞)。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胸腺和扁桃体。
淋巴器官的主要特殊点包括:1)无分层现象;2)淋巴小结和动脉周围淋巴鞘的分布和结构(有无中央动脉);3)髓质中有无胸腺小体;4)有无红髓;5)被膜中是否有平滑肌,其表面有无间皮,小梁中有无明显的小梁动静脉;6)表面有无复层扁平上皮,上皮可向其深层组织凹陷形成隐凹。
(3)内分泌器官:内分泌器官构成于排列成团状、索状或滤泡状的腺上皮细胞,在细胞团、索之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或血窦。外包以结缔组织被膜。
内分泌器官包括腺垂体远侧部、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卵巢。
内分泌器官的主要特殊点包括:1)无分层现象;2)细胞团索、有无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构成;3)有无立方上皮围成的滤泡,泡内含胶质,滤泡之间有滤泡旁细胞;4)细胞团索是否由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构成;5)被膜下的腺细胞是否排列成球状、束状和网状,有无中央静脉;6)有无各级卵泡、退化卵泡和黄体。
(4)神经器官:神经器官由神经组织(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构成,外包以软脑(脊)膜(内含血管)或被膜。神经器官包括大脑皮质、小脑皮质、脊髓、脊神经节和神经。
神经器官的主要特殊点包括:1)软脑(脊)膜下是灰质还是白质(前者神经元的胞体多,后者神经纤维多);2)有无锥体细胞、浦肯野细胞和前角运动细胞(注意神经元细胞核特征);4)神经节细胞的形态是否成群分布,神经纤维以哪种神经纤维为主;5)有无神经外膜、神经束膜和神经内膜。
以上的切片分析方法编入《组织学教程》的最后一章,绘制成6张大表,将50余种器官切片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以突出重点便于学习。并将此章取名为“切片分析”, 在1966年65级第二学期试行(早在63级和64级中已进行了部分试行),在72—76级三年制学生中也做了部分试行。一般安排在组胚教学的后半程的实验课中以切片讨论的方式进行。
具体来说,发给学生一张未知的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学生可以翻阅书本、图谱,可以相互讨论,要求学生说出器官切片的名称。教师则根据切片的类型,介绍上述的分析鉴别的程序和方法,同时与学生互动提问,启发学生运用“特殊到一般”和“一般到特殊”的两个认识过程以及排除分析法的原理,主动实践和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切片标本)的目的,然后再回到书本上,与理论相对照,加深理解与记忆。经过这样的3—4次训练,同学们不再认为组织学难学,一些未经讲授的内容也很快掌握了,如胆囊、扁桃体和阑尾等。
1983年9月中国解剖学会组织胚胎专业委员会在贵阳医学院召开的山西医学院何泽湧教授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二版)》的发行推介会上,我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切片分析法,引起大家的关注。1998年8月在我主编的《实用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五版)》,及以后的版本中,在器官与系统的章节中,已将器官分为管腔(中空)型器官和实质性器官等内容编入其中,为后继的切片分析打下基础,成为我校组织学教学特色之一,深受教师与同学的欢迎,一直沿用至今。
毛主席在《实践论》的最后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经过58年的努力奋斗和实践,徐州医学院已成为徐州医科大学。我们全校师生员工应当不断总结、认识各学院、部系、教研室、学科和班级以及各科室在教学、科研和学习诸方面的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教育和科研的质量,为徐州医科大学光辉灿烂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