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美国“奥斯卡”颁奖典礼落幕,最佳影片是《绿皮书》,阿方索·克隆凭借《罗马》获得最佳导演奖,《波西米亚狂想曲》的主演拉米·马雷克获得本届影帝,结果一开心从颁奖台上掉了下来,幸好没啥大碍。电影《宠儿》的主演奥利维亚·科尔曼是一名英国女演员,在电影中饰演英国女王,刚摘下王冠又喜提了影后桂冠。
美国电影很多改编自文学著作,今年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影片,原创剧本比往年多,但是仍有一些电影是从文学原著改编而来的。让我们来找一找“奥斯卡”里的文学著作吧。
电影《黑色党徒》
获得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导演提名、最佳男配提名、最佳改编剧本提名、最佳剪辑提名、最佳原创音乐提名,最后荣获“最佳改编剧本”奖。
在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中,《黑色党徒》《绿皮书》与《黑豹》形成了探讨种族议题与黑人题材作品三足鼎立的状态。
《黑色党徒》,根据2014年罗恩·斯塔尔沃斯(Ron-Stallworth)所著的自传改编,影片讲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科罗拉多斯普林斯的一名黑人警官的故事,讲述他利用自己的“白人口音”成功打入当地的3K党组织做卧底的故事。
3K党,美国历史上和现在的一个奉行白人至上和歧视有色族裔主义运动的民间排外团体,也是美国种族主义的代表性组织。
2006年,罗恩向当地的记者披露自己的行动细节,比如当年他通过卧底查出在美军里也有不少3K党徒,有两个还是北美防空司令部的高官,是有权力发射核弹头的,而这两个人后来也辞职了。2014年,他将自己的这段经历整理成书出版,也就是本片改编的蓝本。罗恩的经历非常传奇,但是对于电影来说还是相对缺少了张力。导演斯派克·李带着一众编剧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改编,增加了一些更为戏剧化的情节。
电影《假若比尔街能够讲话》
获得91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最佳改编剧本提名、最佳原创配乐提名,片中演员雷吉娜·金获得“最佳女配角”奖。
电影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詹姆斯·鲍德温同名小说,出版于1974年。201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导演巴里·詹金斯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
小说讲述了一个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黑人青年范尼和蒂希相爱,为此他们不惜对抗各自家人和社会的压力。但范尼无辜遭受强奸指控而入狱。怀有身孕的蒂希、她的家人和律师要赶在孩子出生之前,找到范尼无辜的证据,让他获得自由。
鲍德温为美国著名黑人作家,一生著述颇丰,内容丰富多变,他的著名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向苍天呼吁》《乔瓦尼的房间》、散文集《土生子的札记》《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下一次将是烈火》等。他的作品影响了很多作家,托妮·莫里森亲自编辑了他的小说和散文集两卷本。2002年,鲍德温被学者莫莱菲·凯特·阿桑特列为100位伟大的美国黑人之一。2005年《向苍天呼吁》入选《时代》杂志“1923-2005年百佳英语小说”。
这部长篇小说的简体中文版将由群岛图书策划,于今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鲍德温的另外一部代表作《乔瓦尼的房间》也计划于今年出版。
电影《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获得91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最佳原创歌曲提名、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影片以一本翻动的故事书为视角展开,一共讲述了6个故事,故事是互相独立的,但是在情绪上却是渐进的。先抛出暴力和幽默元素吸引观众,再用沉重、伤感的故事引起思考,最后以死亡这一终极主题收笔,翻书的人虽然什么也没有说,一切却尽在不言中。
《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The-Ballad-Of-Buster-Scruggs)讲述一个喜欢唱歌跳舞的神枪手以一种无敌的姿态一路杀一路唱一路跳,但最终遇上了旗鼓相当的对手的故事。《阿尔戈多内斯附近》(Near-Algodones)讲述一位生活在高平原之上的流浪者因为自己一无所有虚度光阴而决定抢劫银行的故事。《饭票》(Meal-Ticket)讲述一个流动剧团的经理和一个没有四肢的残疾人“艺术家”之间的故事。《黄金谷》(All-Gold-Canyon)讲述一名教授因发现一座金矿而欣喜若狂,又因为随即到来的邪恶侵占势力而面临险境的故事。《受惊女子》(The-Gal-Who-Got-Rattled)讲述一名乘坐马车的女人需要两位俄勒冈小道的工头其中一人的帮助,并且将其当作潜在结婚对象加以考察的故事。《遗体》(The-Mortal-Remains)讲述五位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乘坐同一辆驿马车前往某处神秘地点的故事。
美国电影导演组合科恩兄弟(Coen-brothers),由哥哥乔·科恩和弟弟伊桑·科恩组成,他们被称为鬼才导演。这六个故事,是他们很早之前写的短篇小说,其中第4个故事取自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黄金谷》。
电影《你能原谅我吗?》
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最佳男配角提名、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你能原谅我吗?》改编自同名传记小说,该书讲述了传记作家李·伊瑟列尔(LeeQIsrael)的“忏悔录”,她坦诚了在穷困潦倒之时,伪造过数百封名人信件赚钱维生。
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李·伊瑟列尔是位传记作家,为演员凯瑟琳·赫本、企业家雅诗·兰黛和记者多萝西·基尔加伦这样的知名女性人物立传。她不参加派对也不爱和作家圈社交,而这种疏远日渐损耗了她的职业寿命。
在伊瑟列尔发现已经找不到出版商出版作品后,酗酒度日的她为自己找到了新的职业生涯———利用自己的写作技能伪造名人书信。已故作家、剧作家、演员都是她的伪造目标。这些书信转手就能卖出几百美元,她不仅可以获得稳定收入,也能够在客串名人的过程中尽情发挥自己的写作才华(虽然是让逝者拿走了这种“荣誉”),甚至在精神上与其热爱的已故偶像更加亲近。
在三年的时间里,伊瑟列尔伪造了400多封信,其中还有几次潜入图书馆偷取真实信件。在FBI介入调查后,她毁掉了所有
物证,最终因转移偷窃物品罪服刑6个月。2008年,她的回忆录《你能原谅我吗?》出版。
电影《小偷家族》
获得最佳外语片提名。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也是一位作家,电影《小偷家族》就改编自他自己的原创小说《小偷家族》。
在东京角落一处无人注意的老屋里,住着秘密生活的一家人。他们靠“奶奶”的养老金生活,间或打工,习惯游荡在商店之间,顺手牵羊地偷点日常用品。一个冬夜,“爸爸”阿治发现一位被赶出家门的小女孩,把她“偷”了回去,成为新的家庭成员。众人一起度过了短暂而其乐融融的时光,然而一次意外引发令人震惊的真相浮出水面。他们赫然发现,日夜相处的家人,彼此背后藏着无法言说的往事和复杂的勾连……在这部作品中,是枝裕和不仅探讨了他擅长的家庭题材,而且引入了社会的干预与评价,让作品显得更有社会意义和深度。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最佳影片《绿皮书》与书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呢。片名灵感源于一本专为黑人而设的旅行指南。这本书于20世纪60年代出版,当时美国南部城市的种族歧视非常严重,书里标注了允许黑人进入的旅店、餐馆等。电影里的两位主角随着绿皮书所标识的路线展开旅途。一个粗俗的白人司机,载着一名优雅的黑人钢琴家,截然不同的两人矛盾不断,引发了不少争吵和笑料。但又在彼此最需要的时候,一起共渡难关,慢慢放下了偏见。
(来源:大风号“深港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