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深圳大学 - 《深圳大学报》

1983年调任深大,先后担任深圳大学校务委员、成人教育部主任和中共党委总支书记

半生浮沉犹念国初心不忘育人才

作者:吴丽雪 林馨怡    
2019-01-19     浏览(623)     (0)

  “我给你们看样东西,是我为深大档案馆口述历史特制的相册,里面的资料很宝贵,见证了我过去的经历。”廖远耿捧起一本一寸多厚的相册,缓慢而郑重地将它放在桌子上。厚重的相册承载着沉甸甸的过往,每一张照片仿佛都在无声地述说着一个故事。照片里每一个久远的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廖远耿仍记忆犹新,在他的讲述中,尘封已久的往事仿佛在眼前清晰重现。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廖远耿九十岁高龄,头发花白,精神矍铄,声如洪钟。很难想象这位脸上挂着慈祥笑容的老人,经历过如此多磨难和苦痛。
  1928年,廖远耿三岁时,父母侨居毛里求斯,因生意破产留下大哥替人打工,带其它子女五人回故乡广东梅县,“读书救国”的家庭教育深深影响着他。1946年7月,廖远耿高中毕业赴广州考大学,被东堤警察分局诬为共产党学生欲执行枪毙,幸亲戚营救方才脱险。虎口逃生,让他对国民党反动统治有了深刻认识,催逼着他早日寻找救国救民道路。不久廖远耿考入中山大学先修班,参加广州市“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示威大游行,眼见国民党军警残酷镇压爱国学生,他寻找革命道路的愿望愈加逼切。次年他以优异的学习成绩直升中大法学院经济系。1948年冬,中共地下党员杨奎昌吸收他参加“爱国民主协会”(即地下学联),党指派他负责中山大学文、法、农、师范四个学院和七座男生大宿舍的地下情报及对敌斗争工作。1949年7月23日凌晨1时,国民党反动派派一千多名军警特务包围中大,逮捕进步师生。廖远耿警惕地将记录情报的小本子塞进打球用的臭袜子里,扔到窗外的防空壕,机智地逃脱了敌人搜捕,撤退到宝安县解放区参加解放军。解放后,那小本子一直收藏在广州军管会,在肃清反革命运动中起了大作用。
  参加共产党需要经受重重考验,却丝毫没有动摇廖远耿入党的决心。他从1948年到1953年,前后三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中大地下斗争、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和土地改革运动立三次功等考验后,1953年7月1日,他在粤中区党委宣传部工作时被批准入党。不幸的是,1957年“反右运动”中,他被错划为“中右分子”,受“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降四级”处分。1977年,他在佛山地区财贸学校当副校长兼地区财贸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时,中共佛山地委特批他重新参加中共。1979年广东省委工作组为他“反右派错案”改正,恢复他原来党籍职务级别,调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负责教学科研工作。
  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复兴中华使命,走过二十多年跌宕起伏道路。被问及一直守护的初心时,廖远耿眼中光芒闪烁,铿锵有力地回答:“我读中小学时的初心是‘读书救国’,读大学时接受中共教育,再到加入中国共产党,初心升华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了!”
■开拓创新 任重道远

     1983年4月,广东省委组织部从暨大调廖远耿到深圳参加深圳大学筹办工作。当时深圳还是边陲小镇,其家属颇不赞同调动。但廖远耿坚决服从分配,他认为“深圳经济特区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能够在深圳培养改革开放人才是非常荣幸而又责任重大的使命。”作为早一批来深圳建设的知识分子,他见证了深圳市和深圳大学建设突飞猛进,他将自己与深大的不解之缘,半开玩笑地归结为五个字:时势造“英雄”。
  在圆满完成深圳大学首届招生录取工作后,1984年4月,廖远耿被任命为深大成人教育部主任。“成人教育部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毋庸置疑,必须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他首先深入20多个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调研,发现当前干部职工普遍缺乏对外经济贸易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由此他确定了成人教育部的办学目标,必须是“集中力量培养德才兼备的外经贸经营管理人才”。他致力于开放办学,敢于打破当时国内高校办学的条框限制,提出了“团结、开拓、优质、高效”的成教部作风和创新的办学方式方法。
  秉承“开放招生,入口宽;严格教学,出口严”的办学理念,采用“深圳上课,特区调研,香港考察”的办学模式,成人教育部与全国各高校合作办学,如与复旦大学合办企业管理本科班;与武汉大学合办法律专科班;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办干部专修科财税班等。1985年,利用深圳经济特区“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的窗口作用,成人教育部还与“香港兴华人才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深圳市国际科技工商管理交流中心”,聘请境内外专家学者组建师资队伍,为中组部、人事部、外经贸部、教育部、建设部、卫生部、石油部等十一个部委办培训领导干部,拉开了深圳大学为中国改革开放培养高端管理人才的序幕。
  在成人教育部的建设上,廖远耿事必躬亲,亲自主持高级研修班,参加高校研讨交流会。“如今是新技术革命时代,为了适应科技发展,我亲自讲授‘新技术革命’这门新课,深大是全国首个开设这门课的高校。”此外,他还教授“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领导科学”等课。既要上课又要处理日常工作,最忙的时候,他一人身兼七职。他经常前往北京洽谈办学,带“外贸经济班”去香港考察更是常事。返校后他也不忘补回缺课,并将新知识在课堂里输出。
  廖远耿领导成教部的六年期间,培养45000多名中国外向型经济管理人才,其办学理念和模式为国内高校学习传播,受中组部表扬。1988年深圳市公开评选“十大精神文明奖”单位,成人教育部得票最多获奖。面对成人教育改革创新时不同调的声音,廖远耿自信满满地说:“要创新开拓,不可能没有阻力。”

■以德为先  悉心育才

      廖远耿一贯的教育思想是:“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他希望学生从思想上热爱祖国热爱党,为人民服务。“允许人犯错误,帮助人改错误”也是他一直坚守的育人准则。
  他犹记得,1987年的一天晚上,有学生在饭堂门口张贴大字报,以“饭堂伙食不好,清洁卫生不干净”为由,声称要“打倒廖主任”。第二天早上廖远耿得知情况后,迅速组织各班党支部、党政委和班长举行会议。“饭堂有缺点可以改正,但此事明显是煽动同学们情绪。”他不打算深究,只要求贴大字报的同学主动认错检讨。岂料这是两名学生党员,担心党纪处分影响前途,一直隐瞒到毕业才坦白,随后校领导就这两名学生的处分问题展开讨论。廖远耿深知,处分关乎学生的前途且两名同学认错态度诚恳,于是决定不予处分,在思想上从严教育。他把两名学生唤来,在他们的检讨书上提笔回复:“惩前毖后,知错改过,吸取教训,重新做好党员。此检讨书不计入档案,不留底,自己保管。”廖远耿把检讨书递给学生时,两人痛哭流涕。过了几年,其中一个学生在单位当了副处级干部,回来看望他时说道:“谢谢您当初的教育和帮助,否则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除了思想教育,廖远耿也极其注重学生从科学知识到实践技能的培养,他提出“团结、开拓、优质、高效”的学风,为成人高等教育注入全新的活力。“我的学生后来大多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导、国家机关干部等,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我为他们感到骄傲自豪。”悉心育人终成英才,这是廖远耿最为欣慰之事。
  离休后,他没有就此颐养天年,而是利用民间平台继续为人民服务。“人老心不老”的他紧跟时代步伐,建立并活跃于40多个微信群,群友4000多人,他在群里积极发表正能量评论和视频,纠正微信群内不正之风,为网络环境的风清气正尽一份力。
  闲下来时,他会执笔撰写回忆录,记述自己投身深大建设的心路历程,或整理他参加革命后的资料和照片,回顾往昔峥嵘岁月。他捧着回忆录,情真意切地说:“许多老同志都牺牲了,托大家的福,我身体还挺健康,还能给后辈们留下点精神财富。我的革命精神需要你们深大年轻人多传承!你们身处太平盛世,实在幸运,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了!”
  半生浮沉,初心犹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廖远耿老教授作为一代归侨学子,终其一生都在践行为国为党奉献的信念,并立志将革命精神传承后辈,正如他那本回忆录的封面标题所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人物介绍

廖远耿,1983年调深圳大学工作,1989年离休。曾任深圳大学校务委员、成人教育部主任和中共党委总支书记、离退办党委委员;深圳市国际科技工商管理交流中心副董事长副总监;深圳市原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市侨联委员;深圳市原粤赣湘边纵队战友联谊会副会长;深圳市东纵、边纵研究会顾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