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龙岩市第一医院胸痛中心(市第--医院心内.科),除了正常有值班医生外,每天24小时还有2名专家为急诊手术备班医生,也就是专门从事班外时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手术。这些人不但要参加正常值班,额外又要担任急诊手术备班,双重值班把这些专家牢牢绑在了抢救急性心梗病人的“战车”上。多年来,他们为挽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重病人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些做急性心梗的备班专家有方勇、李卫国主任医师、李甘杨、陈千生副主任医师和江晓波主治医师。2017年一年急诊心梗手术310台,其中80%急诊手术都是急诊备班医生们做的。他们为抢救急性心梗病人生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如果没有他们常年累月、夜以继日的备班,急性心梗病人的命运是不可想象的。
笔者就给各位聊聊胸痛中心(心内科)的备班医生们二三事。7月16日-7月22日一周急诊备班的陈千生副主任医师、方勇和李卫国主任医师,他们三人及李瑾,章陈露住院总医师一周内抢救急性胸痛病人多达10人,其中8人急性心肌梗死,两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同事们都开玩笑说:陈千生运气真好,和心梗病人结了缘!
笔者查阅了这十份急性胸痛患者的手术记录单,除了有2台方勇、李卫国主任医师亲临指导外,陈千生副主任医师和李瑾、章陈露住院总医生等共同完成,且八例急性心梗病人抢救均获得成功!他们先后都康复出院了。
这八位急性心梗病人,有的发病时间在中午,有的在傍晚,有的在凌晨3点,还有的在清晨等等,陈千生副主任医师和方勇、李卫国主任医师只要接到通知,都能够在十分钟内赶到DSA室参加抢救治疗工作,从未有过懈怠,使心梗病人得到有效及时的抢救。
7月22日,紧急的脚步伴随紧急的抢救声打破了以往早晨神经内科病房的平静,病房传来病人急促的呼吸声及呻吟声,病人血压下降到80/70mmhg,面色苍白,全身冒冷汗,四肢冰冷,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用多巴胺加肾.上腺素升压,血压还是上不去。快,快,快请心内科、重症医学科急会诊,病情危急!经过心内科陈丽玲副主任医师紧急会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
病人的直系家属是哪位?谁可以做决定?病人病情太危急,必须马上做手术。家属:我可以签字,同意马上手术。医生:我现在马上电话联系急诊手术医生及DSA室准备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李卫国主任医师和陈千生副主任医师接到电话立马赶往DSA室紧急手术,情况太过危急,容不得有丝毫怠慢。病人血压降到40 mmHg,意识模糊,病情十分危急,病人危在旦夕。紧急时刻,手术台上李卫国和陈千生以最快的速度行冠脉造影检查,找到了罪犯血管,左主干急性闭塞,右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必须立刻放支架,行PCI术。支架置人很顺利,开通了阻塞的罪犯血管,心脏闭塞的血管终于通了,同时植人IABP维持血压,病人血压开始往上升,但是生命征还是很不平稳,呼吸急促,末梢血氧低下,出现无尿,多器官功能衰竭,必须立即送ICU进行抢救,立即呼吸机和行CRTT治疗。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患者病情慢慢的好转,一个星期后转回心内科CCU进一步治疗。现在病人
恢复得相当不错,可以很愉快的跟我们交流,还跟我们讲了他在死亡线上被拉回来获得重生的体验,非常感谢我们医护人员对他认真细致周到的护理。
陈千生副主任医师说:这种左主干急性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抢救回来的成功率目前来讲还是非常低,大多患者猝死根本无抢救的机会;该患者是在我做了那么多手术以来碰到抢救最成功的一例。今后我们会越来越努力去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抢救患者的生命,给这种危重急症患者给予生的希望。
这仅仅是陈千生一周备班时间的缩影,同样还有备班的李甘杨副主任医师和江晓波主治医师。江晓波虽是主治医师,但他有出色的专业技术水平,经医院批准可做四级手术!由此可见江晓波不比一般,他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他们长期担任急诊手术备班,他们都是做急性心肌梗死介人手术的行家里手,都是我们龙岩市第一医院胸痛中心的主力干将,正因为有陈开红院长、方勇、李卫国主任医师对胸痛中心倾注了大量心血,一代新人已成长成才,他们均可独挡一面,为呵护市民的安康筑起了最后一道安全屏障。
(严先蓝,心内科:张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