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星海医苑》

感谢你们,让我儿子醒了过来

2019-03-19     浏览(209)     (0)

本报讯(感染科)近日,38岁的小刘因厌食、头晕、乏力、尿色加深在母亲的陪同下就诊于我院感染科主任李荣宽的门诊,李荣宽通过详细的问诊得知,小刘自幼就被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一直没有规律诊治。结合病人的病史、症状及体征,李荣宽准确地判断根源仍在肝上,病人的表现很可能是肝病加重所致,并立即将小刘收入感染科病房治疗。

急性肝衰竭,病人濒临死亡

果然不出李荣宽所料,入院后急查化验结果显示反映的肝脏功能重要指标都明显异常:谷丙转氨酶高达2352U/L,凝血酶原活动度已经降至37%,胆红素和血氨也明显升高。小刘的肝脏损伤已经严重到了功能衰竭的程度!面对急性肝衰竭这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感染科金萍教授和尹惠敏主治医师立即制定了抗病毒、保肝、降黄、降血氨、促肝细胞再生、纠正血凝异常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方案。

所有人都期望着小刘能通过积极治疗转危为安,然而上天似乎并没有眷顾这位年轻人,病人的胆红素、血凝及血氨等指标进行性恶化,2天后病人就出现了嗜睡、言语不清等症状。病人的情况非常堪忧,如不能及时纠正这些异常指标的话,小刘随时都有死亡的风险。每一分每一秒对这个年轻的生命来说都是那么重要,在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进行肝脏移植手术,但即使抛开昂贵的费用不说,配型合适的肝脏不知道要等到何时!面对已然意识不清的儿子,一直守候在床旁年迈的母亲一度精神崩溃,从北京赶来的亲戚也开始劝说:“得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人工肝治疗,年轻人九死一生

面对这样严重的疾病,李荣宽带领下的医护团队没有放弃,“有我在,您儿子就不会有问题!” 九死一生这样安慰着小刘的母亲。尹惠敏医生曾被科室专门派到全国人工肝最好的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学习人工肝治疗,对人工肝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她根据小刘的病情,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模式。张春艳护士长带领的人工肝操作团队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刘贺总责任护师顾不上照顾家里生病的老人赶到病房,当天值夜班的孙婷玉护士主动放弃了下午的休息。治疗期间,李荣宽就守护在患者的床旁,当小刘躁动不安时,李荣宽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轻声安慰。在全科医护人员的努力下,1周的时间,经过不同模式的人工肝联合治疗,奇迹出现了!小刘逐渐清醒过来,肝脏各项指标明显好转并顺利出院。

“感谢你们,让我儿子醒了过来”,小刘母亲带着康复后的小刘来到我院感染科,紧紧地握着每一位医护人员的手,一遍又一遍述说着发至内心的感激,并亲手写了两封感谢信送到医院。在信中刘母饱含深情地写到:“感谢李主任和感染科医护人员的不抛弃、不放弃,不止救了我儿子的命,还救了我的命,我深深的体会到大医二院处处有大爱,我将带着满满的爱过好余生”。

据李荣宽介绍,中国是肝病高发国家,目前有各类肝病患者超过1亿人,其中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患者约800,对于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病,病情一旦爆发,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并直接危及病人生命。人工肝支持系统的诞生使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的病死率由88.1%降至21.1%,为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带来技术变革。人工肝能够为重症肝炎、肝衰竭时的机体清除大量胆红素等代谢毒物,为肝细胞再生赢得时间,并促进肝脏功能的自行恢复,帮助患者度过肝衰竭急性期,等待新的肝细胞再生或维持延长生命,并可为肝移植创造有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