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航空学院 - 《山东航空学院报》
我校师生热议2019年全国“两会”
本报讯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分别于 3月5-15日和3月3-13日在北京举行。连日来,我校广大干部师生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体,密切关注全国 “两会”盛况,及时了解“两会”进程,热切关注 “两会”动态,畅谈感想与体会,表达对国家繁荣发展的信心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广大干部师生普遍认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召开的全国 “两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两会”的召开,对于凝聚起近14亿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凝聚起开创未来的决心与信心,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共同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实事求是地评价了2018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明确了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工作,全面勾画了新一年的发展蓝图。整个报告彰显为民情怀,每一句话背后都有深刻内涵,令人倍感振奋、信心满满。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我校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夏江宝教授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黄河三角洲地区是 “蓝黄国家战略”叠加区,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带和国家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的生态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广大生态科技工作者针对该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攻关,取得了大批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土壤盐渍化严重、退化湿地面积分布广、植被结构单一和防护功能不稳定等重大生态环境难题,需要我们勇于担当,砥砺前行,用更好更实的科研成果向建国70周年献礼。我校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凤翔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委员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期文艺、社科事业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在文化艺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和文化工作者,深受振奋和鼓舞。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工作是一项关系文明传承、培根铸魂的工程。新时代我们要提高站位,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参与到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进程之中,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作出应有贡献。当今时代瞬息万变,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就是要从当代中国伟大创造和发展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时刻把握新时代的脉搏。我们要有时代紧迫感,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记录、描绘、讴歌新时代。科学研究要反映、观照和解决现实问题,以回应时代要求,回答时代课题为己任。我们文化工作者要有高度责任感,牢记总书记嘱托,高度重视文化引领社会的作用,高度重视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紧密关系,切实用明德引领时代风尚。坚持立德树人,身正为范,潜心治学,杜绝不当言行与学术不端,努力争做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引领者,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我校建筑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孔龙春说:“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鼓舞振奋,报告中提出, ‘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听完报告让我对毕业后的就业更加有信心。报告中还提出消除就业性别歧视,这让我们女生能够更加有底气地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虽然我才大一,未来的就业方向尚且不太明确,但是政府对就业问题的重视让我能够更加安心地投身当前的校园学习,更好地积累自己的知识底蕴,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苏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