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的误区
文学创作的好与不好, 是靠文本与他人的文本进行比较而得出的答案, 而且肯定是他人给这个答案以真正的判断。我们习惯于揣着自己的东西去谈论别人的东西, 即所谓自我解释的亲近性, 却忽视 (有意或看不见) 他人对该东西的真正感受。
信赖的误区
我们信赖我们自己的写作、书写、 编织, 我们认为它们来自于我们自己的观察和反思, 培育很久的意识形态中的选择。但我们的信赖是否就是我们与他人信赖之间的鸿沟?或者消失、涉及到各自的理解状态——在此中我是否得到提升。书写物中是否就是将来运用时的证据之一, 是对我的绝对的更新?所以说, 文章的内容才能让他人决定信赖的程度, 而非自我对自信的愚笨的守灵。
写作的启动性
写作是启动性的, 而且必须是启动性的。要使之完成,完全有赖于写作者对所写之物的效应的判定, 或者对写作物所产生的作用有一个随时可以载入他者思考界域的可能性。某项计划、 一个特别的笑容、 一句话里所包含的重叠意义、 一件事上可以推理出的让意义保留、 储存、 实有甚至还原本质的表现, 行动本己的多级变动、 一个词兴奋地上下跳动的幻象,一大段话语中的作用等等, 都会启动写作者的写作欲望和实践行为, 这也是活生生的劳动所获。
“三” 加 “一”
我们经常能在文艺工作方面的会议上听到这样的 “要求” :要在文艺者中倡导 “三贴近” , 贴近现实、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这个倡导本身没有错误, 也是应该的。
但作为一个作家, 更重要的是做到另一个 “贴近” , 就是贴近艺术。因为我们的创作不能与艺术无关。
真正的写作
真正的写作总是只有中心而没有思考过的细节。细节是在语言航行过程中产生的——这里借用和发展、 对话的实际使用、 延迟的事例所引发的思考, 那些象征性的东西和某种筛选的已经 “在场” , 如此一步一步延伸下去的写作行为, 借用字与字的冲撞、 纠缠、 排斥不掉的矛盾等元素, 才组成了真正的写作的开始和永远不相同的结束。
诗歌语言
诗歌语言实际上是对逻辑的一种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