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报》

云中谁寄锦书来 薄薄家书传深情

——记我校会计学院第一届“一封家书”征文活动

作者:李艺璇 王楚君 胡冰月    
2018-12-30     浏览(248)     (0)
雁足传书、鱼传尺素——家书文化,已在千年历史传承中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传递着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愫。时逢我校建校七十周年之际,我校会计学院举办“书写新时代,传承时代情——一封家书”征文活动并于11月26日晚进行决赛。借一纸书信,诉说对亲人、对母校、对国家的情感。

别具一格 ,慢调一曲悠然时光
      会计学院社团联合会会长冀涵钰在中秋时就萌发了举办“家书”活动的灵感,她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多年的好友孔令帅,多次在大型活动中担当负责人的孔令帅此时正是会计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冀涵钰将想法细细道来,孔令帅连连称赞,两人一拍即合将这个想法整理成活动方案上报给会计学院团委老师,立刻引起了学院老师的高度重视。
“如何将征文活动举办地更深刻、更具创意?甚至开创学校活动类型的新模式?”这些问题引起两人的讨论。最终,她们受到节目《朗读者》的启发——朗读与访谈的形式相结合。每一位朗读者舞台展示朗读内容后,主持人通过当场访谈了解朗读者的创作来源,向观众呈现朗读者更深层的故事。现场将文字、声音、画面三者相融合,为观众打造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
征文启事一发出,就引起了学院学生的注意,作为主办方,会计学院社团联合会收到投稿近二百份。一轮选拔围绕主题和感情表达,选出了50余份优秀作品,二轮从作品的“可读性、感染性、表演性”等多个方面优选出10份作品,这些作品的作者将作为朗读者在决赛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的故事。

用心温情,烹一壶韵味流长
      “一封家书”活动是会计学院创新活动类型与活动形式的一次尝试,因为是首届举办,没有可以提供给主办方的指导经验和改进方案。活动准备期长达一个月,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两位负责人摸索着前进。原担任会计学院活动主持人和北辰青年宣讲团团长的孔令帅,不仅亲自上阵指导朗读选手,还邀请校内与院内有着经验丰富的主持人帮忙指导,让有文采的朗读者在写出好文章之外也能极富舞台表现力。
卷卷书信,笔笔深情,一封家书,蕴含着一个家庭的家风、一个民族的精神骨气。参赛选手孟昊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真情实感顺利进入到决赛环节,对于“家风”,他有着自己的理解:“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我的家族一直传承着‘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扶正义、斥邪恶’的家风规范,长辈们身体力行,为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作为晚辈,我们更要以自身行动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
16级徐璇用文言文描述了她与母亲之间的情感故事 ,“幼时家贫,同舍之生皆光鲜之貌,余则着旧衣,不名一文,故常有慕艳意……后见母穷冬烈风,炎夏酷暑,不曾稍稍休憩,终日言笑待人,以维生计。忆余往日所思所行,自觉赧颜。”心路历程的转变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使人潸然落泪。当访谈中主持人问及她参赛原因时,徐璇坦然答道,在压力面前,父母是她前进的动力,借此机会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歉意。家书的最后她写到:“自我呱呱坠地,至我年近双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儿唯存高远,慕先贤,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也,以希椿萱之恩,得报万一。”更是勾起观众内心的情愫,引起阵阵掌声。徐璇也获得了此次活动的一等奖。
篇篇佳作,流露出对母校的自豪。朗诵活动开展时期恰逢我校建校七十周年庆典,借此时机,徐海星用热血文字描述了他与母校“初遇、相处、未来”的故事,表达了他对母校的感激和赞美之情。款款深情,凝聚成对祖国的赞歌。常言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封家书传递的不仅仅是对家的热爱与留恋,也传递着选手对祖国今日国家昌盛、国泰民安的歌颂。

纸短情长,道不尽太多涟漪
      信筏数张,纸短情长,书不尽我们对家人的牵挂、对母校的感激、对国家的热爱。当主持人宣布“会计学院第一届‘一封家书’征文比赛圆满结束”时,台下掌声潮涌,评委嘉宾一致点头称赞,冀涵钰和孔令帅两人相视一笑,一切的用心努力都在掌声的认可中得到回报。灯光逐个熄灭,桌子逐张撤回,从早上七点就开始忙碌布置会场的会计学院社团联合会干事们还在津津乐道朗读者的表演。孔令帅总结道:“温情始终贯穿整个活动,访谈的形式更是把参加者的真情实感挖掘了出来,这两个特点都是学院之前的活动中从未有过的,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创新。”
获得第二名的王鸿敏对自己的表现颇为满意,她称这场“有情怀”的比赛给了自己一个发掘自我潜力的机会,从晋级决赛以来的每一次排练,她都尽心尽力地准备着,“今年是改革开发四十周年,我们的国家一步步富强起来,我有很多话语想表达,‘家书’给了我这个机会,作为新时代中的大学生要有责任、有担当。”王鸿敏如是说。

一纸、一笔、一人抒发着对一家、一校、一国的浓厚情感。家书虽薄却寄托着我们对家人、母校和国家最真挚的感情。家书文化在一笔一划中传承,家风文明在温情氛围中建设,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薄薄家书传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