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 - 《西华师大报》
在脱贫攻坚中的担当作为———西华师范大学扎实做好扶贫帮扶工作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第154期《脱贫攻坚简报》以“在脱贫攻坚中的担当作为———西华师范大学扎实做好扶贫帮扶工作”为题,报道了西华师范大学开展的扶贫帮扶工作。
全文如下:
西华师范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把做好定点扶贫阆中市和对口帮扶喜德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学校高规格成立校扶贫办,统筹开展帮扶工作,分别与阆中市、喜德县签订《脱贫攻坚教育帮扶框架协议》,助推受扶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建功立业,展现西华师大新担当新作为。
一、精准施策真帮扶一是精心选派帮扶力量。精心选派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业务骨干到帮扶县挂职,近年来,先后选派1人挂职凉山州喜德县县委副书记、1人挂职阆中市西山乡党委副书记兼岳林垭村党支部副书记、1人挂职喜德县瓦尔学校副校长、4名老师到喜德县贫困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1名老师到布拖县瓦都乡先锋村担任综合帮扶队队员;二是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出资200万元用于喜德县教育扶贫,其中160万元用于瓦尔学校厨房改建和学生浴室太阳能设备安装,光明镇幼儿园设施设备建设,贺波洛乡中心校阶梯教室、幼儿园教学设备、拉克乡食堂设备、思源实验学校多媒体设备等。在喜德县设立每年10万元共计40万元的专项助学金,目前已有70余名高中贫困生得到资助;三是扎实开展定点扶贫。几年来,投入资金125万,在阆中市西山乡岳林垭村7、8组建设小微园区,配套修建村组路2.2公里。对口帮扶贫困户杨正发、李成富等八户村民,已如期脱贫。向阆中市西山乡中心校派出6名教师支教并捐赠双层床60套、棕垫200床、塑料凳200个、文体用具一批、价值2.5万元的电脑设备;向阆中市西山乡捐赠价值8000元的图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义诊、送药下乡、普法宣讲和法律咨询以及科普活动。
二、扶贫扶智斩穷根一是大力支持“一村一幼”建设。建设“一村一幼”,让彝区儿童在少儿阶段便掌握普通话,是提升彝区教育质量,实现彝区教育脱贫的必然之举和有效手段。2018年派出推普脱贫攻坚社会实践团队10余名师生在喜德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普通话培训,该县近百名“一村一幼”教师接受了辅导;二是分类开展教师培训。争取到741.6万元专门针对喜德县的国培项目,目前完成对1360人培训,经费支出370万。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对贫困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分类集中培训。2016年-2018年,分三期对喜德县300名中小学教师(包含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等科目)进行培训;三是扎实开展支教工作。派出“研究生党员支教团”教师在西山乡中心校开展支教工作。6名研究生先后承担了西山乡中心校初一数学、小学四年级外语、五年级外语和语文的教学任务。
三、爱心捐赠送温暖一是向贫困地送去关怀温暖。分别向喜德县教育局、苍溪县城郊中学捐赠2700余架、500余架学生公寓旧床,为喜德县节约购买同类型学生用床经费约324万元,为苍溪县城郊中学节约购买同类型学生用床经费约60万元;二是开展爱心捐赠活动。校扶贫办、校团委联合西华师大附属小学、幼儿园举办“捐书留香,情满喜德”捐书活动,为喜德县送去全校师生的爱心与帮助,共捐适合小学、幼儿园学生阅读的故事会、绘画读本、名言警句、自然科学常识、教材课本等各类书籍3000余册。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