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 《HOME绿城》
这是一篇关于驯马师奔布的文章,他是一位专业的驯马师,对马有深厚的情感和专业知识。他通过训练马,使其成为走马,并能够根据马的特性进行喂养和护理。马是他的事业,他用心去照顾它们,使他们保持健康和强壮。驯马师还介绍了马的寿命和封赏制度,表明马也是有着出人头地的机会。
奔布是一位驯马师。蒙古语所说的“外亚沁”直译是拴(马)者,即把马调教成为走马的驯马师,外亚沁在牧区备受尊敬。在牧区匠人里面,驯马师面对的不是房子、木材或皮革,而是有灵性的马。驯马师把人类的灵性灌注到马的步法里,他们比别人更爱马并懂马。
说起马,奔布的眼睛里带着欣喜与赞叹,他的情感世界里仿佛只有马。奔布说,母马会在12月生下马驹,马驹生出来就会站立,它摇摇晃晃地站着,过个五六分钟开始行走。
小马驹吃母马的奶要吃一年。一年后,小马被儿马(公种马)从母马身边踢开,从此独立生活。奔布说着话会停下来,好像等待马群从他脑海里跑过。他领我们到房后的马厩里,两匹高大俊美的马拴在杨树上。奔布花六万元钱买的这匹带亚麻色鬃毛的枣红马专事比赛。
枣红马的眼睛看上去真是聪明,像两大块水晶一般洁净无尘。它用温柔的眼神看着我们,仿佛听到了奔布在屋里赞美它的话——它在乡和旗里得过两场比赛的第一名。
它轻轻地抬起蹄子,放下,简直如行礼一般。另一匹黑马不安挪动,躲闪着陌生人。奔布说,易受惊吓的马都是可以驯成走马的好马。他说,马分跑马、走马、颠马。从两岁开始,驯马师就能看出它的前途(奔布对马使用了“前途”这个词)。
好马骨骼细,耳朵尖,鬃少,尾巴短,蹄子小,身上结实。好走马是驯出来的。驯马师会在草原深处找到一个特别安静的地方驯走马。他们把驯马当成一项至尊的事业来完成。喂多少料,喂多少水,每个驯马师心里都有自己的神秘规划。
马吃了春天的草, 长水膘, 有肉没有劲;吃了秋天的草,身上才长油膘。驯马师眼里不光有马,还有草。他们会识别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草。如同一个药师,他们知道
哪种草对马的膂力好、皮毛好、筋好、蹄子好。驯马师简直把自己的心都交给了马,人和马的世界完全融合了。
驯马师说,给走马饮的水不能太热,也不能凉。所谓凉热,都由驯马师的感受来确定,他的温度感就是它的温度感,难分彼此。
蒙古语把走马叫作“蛟若”,那是走(而不是奔跑)得稳稳的、骑者手里端一碗清水也不会洒出来的坐骑。蛟若走起来左右侧的前后肢一顺撇,如火车的车轮。走马虽然在走, 但它的速度并不慢, 且平稳,一天走上一百到一百五十公里不算事儿。走马走过来,蒙古人觉得这就是艺术品走过来了。
走马的四个蹄子轻巧翻盏,充满力量的脖颈微微前倾。它行走的节奏与在皮下蹿动的肌肉群交织成舞蹈式的画面。走马知道自己是“蛟若”,这足以让它一生骄傲,头颅如公鸡一般高高昂起。它知道它的步伐是有节制的艺术表演,不能出错,更不能由着自己性子来。
走马之优胜不光在于身态稳健,还在于它具备强大的耐力。蒙古人尤为赞赏走马稳定的心性,或者说忍受力。马的天性并非按走马的节奏走,这是驯马师的意志,以至变成了它的技能。它每一步都按着走马的节奏走,心里不能起急而跑上几步,如此走上一生。
骑手说,马知道人的心事,会分担人的悲戚忧伤。你难过的时候,马走得很轻很轻,好像不敢踩到一棵草。你高兴的时候,马也会走得兴高采烈。有这样一匹马,人就知足了。
可是,马能活多大年龄呢?驯马师说,马能活上二十多年,白马寿命最长,能活上三十年。马也有出头之日,在赛马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马有可能被封为 “达日罕” 。
“达日罕”在蒙古语里有“上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