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星海医苑》

心外科举办“大连市第一届心脏瓣膜病MDT研讨会”

2019-01-24     浏览(211)     (0)

本报讯(心外科)1219日, 由我院心外科举办的“大连市第一届心脏瓣膜病MDT研讨会”在医院第一会议室举行。来自我院、大连市内及周边市区心血管内科、超声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学科的专科医师、医护人员及研究生等共计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我院心外科主任吴海波主持。我院副院长王立明受邀参会并致辞。王立明副院长强调,心外科团队是我院引进的高水平移植团队,成立一年来,完成了许多世界级难度的手术,足以表明其实力的强大,这也依赖于我院心脏MDT团队的良好基础。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共同努力提升心脏MDT团队诊疗水平,造福患者。吴海波主任对心外科成立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他表示,心外科已经创建冠心病外科、心脏瓣膜外科、主动脉外科、微创和杂交手术等亚专科,与大连市心内科医生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今年11个月,心外科手术超过200台,得到业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简短的开幕式后,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始。吴海波主任、心内二科副主任牛楠、超声科夏稻子教授、创伤急症中心主任肖昭扬担任主持。我院心血管内科学科主任曲鹏教授作题为《TAVR治疗进展》的讲座,评价了当前国际上经皮介入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的最新进展,以及我院目前在多学科的协助下成功完成了多例TAVR手术。他表示,大医二院心血管内科将继续在心脏瓣膜介入治疗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力衰竭与结构性心脏病科郭然教授作题为《TAVR应用体会》的讲座,为大家带来TAVR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分享,并结合指南总结了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经皮介入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瓣膜选择及手术适应症。

我院心内四科主任李忠艳教授介绍了心脏瓣膜病合并心衰的治疗新进展,对传统心衰治疗理念进行了专业的更新和介绍,并为临床患者心衰治疗方式进行推荐和指导,特别是存在合并症的心衰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上、心衰黄金三角的临床应用上、新型心衰治疗药物的使用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肖昭扬主任分享了心脏瓣膜疾病围术期的容量管理,他以限制液体管理治疗方案为切入点,对“零平衡”与“目标导向治疗”进行对比,从评估方法、病理生理、治疗方式等多角度进行讲解,特别是通过新型监测设备和具体病例的演示,生动的展示了临床工作中精细有效的容量管理的重要性。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超声科丛涛教授作题为《主动脉瓣狭窄的超声评估》的讲座,他结合欧洲及北美最新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超声评估指南,对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通过压差、血流、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进行D1-D3等不同阶段的划分,并通过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试验从临床角度对真性、假性主动脉重度狭窄进行鉴别,从而指导这一类的患者的临床诊疗。

我院超声科教研室副主任武俊教授分享了二尖瓣反流机制的超声评估,对二尖瓣返流疾病的患者,通过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外科学等角度进行分析,经过详细的超声评价后,从功能学评估、病理学特征、病因学诊断等方面进行精准诊断,从而指导患者进行内科保守治疗、介入治疗或外科干预治疗,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病例分享,让大家耳目一新。

吴海波主任介绍了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疗,对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患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疾病的病理生理、治疗方式的推荐、预后效果及临床诊治的重点、难点,增强了在座临床医师对这一类疾病的认识,对外科手术治疗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重症监护科黄日红教授分享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救治体会,为大家带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新诊断标准、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合适的抗生素治疗选择。并通过一例“难忘的”临床案例,为在座的医护人员讲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全面、严格诊治的重要性。

最后,我院心外科邸亮医生介绍了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指征,通过最新的临床指南学习和日常工作的总结,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外科干预指征进行汇报,为心内科医生及超声科医生带来心脏瓣膜疾病外科诊治的最新理念。

心脏瓣膜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由于其复杂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其诊断与治疗需要心脏内科、外科、超声、麻醉、重症医学等多学科共同参与、相互沟通,并达成有效共识,从而实现心脏瓣膜疾病的精准诊断与精准治疗,为患者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与长期预后。本次研讨会深入探讨心脏瓣膜疾病诊疗新进展与实践体会,共建心脏瓣膜疾病诊治的多学科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大连地区心脏瓣膜疾病的综合诊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