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发成果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
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一等奖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发的“磁光阱实验装置”在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该装置用于教学并受到校内外师生一致好评。本届大赛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共有近千项作品报名参赛。
本报讯 日前,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在成都落幕。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陈徐宗教授、赖舜男工程师、王青工程师和齐向晖高级工程师研发的“磁光阱实验装置”获大赛一等奖,北京大学获优秀组织单位奖。
磁光阱是基于冷原子技术设计的激光冷却并囚禁原子的装置。激光冷却是量子技术的基础,基于此技术,20多年来已孕育四项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别于 1997 年、2001 年、2005 年和 2012 年获奖)。在陈徐宗主持下,教学团队反复研讨、论证如何将获奖成果和相关最新研究进展引入课堂实验教学。他们精心
设计一系列实验,于2012年开设了面向高年级本科生与低年级研究生的“高级光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磁光阱实验装置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国内高校中首次将其用于教学。课程自开设以来,每年都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其它院校的学生选修,受到校内外师生一致好评。
本届大赛旨在调动广大教师参加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技术研究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本届大赛共有国内高校的近千项作品报名参赛,经过初赛网评,249项作品进入决赛,最终评出一等奖12项和二等奖40项。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