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政法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校报》

弘扬延安精神 肩负时代责任

2018-11-06     浏览(67)     (0)





为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0月27日至30日,我校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在革命圣地延安举行,我校新任处级领导干部4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积极分享培训学习心得,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实际行动让延安精神永远放射出时代的光芒。
  来延安的我带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源于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以及一名新任的干部的多重身份之间的焦虑,这种焦虑可能就体现在我们如何去寻求初心,以及初心对我们工作和专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几天我从这三个方面都有所体会。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感受到一种朴素情感的撞击,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解了我党在延安13年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战胜危机去获得突破。这种情感产生于在宝塔山下的入党宣誓,产生于许多革命后代给我们讲解的父亲真实的人生故事,以及这背后的价值思考。同时,这种情感还是在这样一个机会下我们形成的共同体互相传递的温情。
  在这种朴素情感的撞击下,作为一个研习宪法的普通青年教师,我开始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学领域对我们个人的教学研究有什么样的影响?首先在宪法学领域而言,它进入了文本,进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对立法者、对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有一个全面的约束。其次在民法总则当中也提到了如何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总则当中的基本原则如公平平等原则都有所体现,我们学校的老师们对如何去实现平等的实质也有所争论。
  作为一个年轻的干部,我从情感到专业认知所承担的理性反思与自我鞭策,首先还是要回到初心,我的初心是什么?我曾经在国外留学八年,来到法大,内心肯定存在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冲撞带来的焦虑,那么面对这种利益冲突,如何去排序?此次学习更加坚定了我个人的工作价值,始终要围绕着老师的诉求、满足多种群体老师不同的诉求、职业发展上的需求、家庭生活上的诉求等多方面的诉求。其次就是要注重方法,要去科学地调研,要注重民主协商,要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去不断地了解,去真诚地去对待每一个和我们打交道的老师同学以及其他各个行业的人。完成了这样的一次撞击,对自己未来而言,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教师发展中心 王蔚我结合我的工作,谈两点体会。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刑法,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有坚持信念的思想对我们做法学研究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在做科研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坚定的立场,就无法向学生传递真正有助于社会发展的知识和思想,也无助于通过培养新时期的法律人来促进法治事业的进展。这种法治思想到底应该坚持什么?在二十几年的法学学习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我有一点自己的体会。
  第一,规范意识非常重要。我认为每个人首先要依据规范的要求来生活,在对其他人作出要求的时候,要保证遵守规范的人能够得到好处。我在这一次学习的过程中在理想信念方面最大的收获,就是要坚定自己的立场。
  第二,通过这次学习,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要做实事。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几岁的时候就能在这个地方,为老百姓做那么多的好事,做那么多的实事。这不禁让我回想起去年11月份到法大以后,我经常和老师们聊天的内容以及自己的一些体会,不同层次的不同年龄段的老师有不同的需求,这在将来的工作当中也许能作为做实事的一个切入点。年轻的老师可能更多的是希望在学术界有所影响,在职称上快速成长。他们的需求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对于年级稍长的老师,他们可能更想在学业方面稳固自己的位置,培养下一代。那我们就需要在这些方面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总而言之,我觉得在学术上要坚持立场,坚持我们自己认为对的法治立场,在工作上要做实事。
  ———刑事司法学院 王志远我一直在政管学院研究公共管理,寒暑假以及没有教学任务的时候,从省政府到村民的家里,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做调研。在此过程中,我体会到国家大规模发展带来的差异性是我们管理中一个非常大的难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量变产生质变。
  我们的国家面积和欧洲同样大,人口是欧洲两倍,但是欧洲有48个国家。我们跟美国同样大,但是美国的人口只有我们的一个零头三个亿。所以我经常跟学生说,我们国家是一个国家四个世界,从最发达的英美世界一直到最落后的非洲世界这个问题都存在,那么由此所带来的治理难度,要求我们不能仅仅简单地从理论到理论,而是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我们要观察本土实际,坚持调查研究,这样才能提出真正的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这就是我的第一点感想:即使做理论研究,也应该实事求是。
  这次来我还有一个收获,第一天杨中武教授讲解的内容,解决了我多年来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当年在延安,中国共产党能够走出来,并且能够顺利解放中国,我认为其中理想信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同样有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吕芳这是我第二次来延安,第一次我是作为一个理论课的老师来学习,第二次我是作为一个干部来培训。所以,如果说延安是从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的转折地,这次延安行之于我也是一个从普通老师到干部的转折点。
  我想谈四点感受,第一点是表达我发自内心的感谢,感谢组织部所有的成员,感谢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所有的老师,这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展现了一种对本职工作的敬畏精神。第二点是我获得了一种深深的感动,通过教授讲解延安13年的历史进程,通过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以及其他的一些革命场景,聆听革命老一辈后代讲解革命故事,演唱革命歌曲,我获得了一种时代的代入感,同时我们的灵魂也不断地在接受拷问。第三点是我们彼此建立了浓浓的感情,就像老师所讲的“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古人的政治智慧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得到了体现,军民的鱼水情让我们感悟深刻,在此次延安行的过程中建立起的延安情,我想可能不只是让我们激动一阵子而是铭记一辈子。第四点就是我领悟到的真正的延安精神,此次我们的队伍的名字就叫“延安取真经”,那么这个“真经”是什么?其实就是真正的延安精神。
  关于如何将延安精神与我的实际工作结合,我有以下四点思考。一是坚定政治方向,这一点是学校整体的思想导航和坐标,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员,从老师到整个学院都要保持这样坚定的信仰、坚定的政治信念;二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正视我们的问题,真诚地跟老师沟通,不断地去开拓工作思路;三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荣的理念环境,为他们去打造更多的学术平台;四是要发扬延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马院构建成一个开放的平台,跟其他各个学院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甚至校外合作、海外合作,建立一个开放的有活力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袁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