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为展览剪彩
范迪安院长向林郑月娥特首介绍主题创作《习主席与香港青少年在一起》
香港青年学生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拜师仪式合影
2018年12月19日,由中央美术学院携手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香港美协共同主办的“香港牵动我的心——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美术创作展”在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开幕。此次展览得到了香港特区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的大力支持。展览汇集了逾百位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以及香港的艺术家、香港青少年艺术代表创作的200余幅精品力作,共同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几十年,祖国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骄人的成就,在国际社会的不同领域都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力。作为一个国际文化大都会,香港植根于中国传统,同时融汇了多元文化,形成非常独特的文化环境。此次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院长率领了十五位学院艺术家来到香港,与多名本地艺术家到香港各区采风写生,共同创作了以改革开放和香港文化为主题的作品。两地的艺术家藉此机会进行了深度的文化交流,除了建立友谊,也成就了充满创意的画作。创作展展出的两地名家和香港青少年笔下的二百多幅作品,不仅让市民透过画作以全新的角度了解国家改革开放的历程,加深对香港文化和祖国的认识,也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好机会。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阐释了本次展览主题的深远意义。他表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回归后的香港稳定繁荣发展,世界瞩目。“香港发展一直牵动着我的心”,这句话表达了习近平主席对香港的亲切关心和真切期待,也凝聚了全体华夏儿女对香港的情感,引起了强烈的思想共鸣。以“香港牵动我的心”作为这次活动的主题和展览的题目,体现出深刻而丰富的内涵、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深入香港的写生创作和香港美术家多年来反映香港的美术佳作汇集一堂是这次展览的突出特色。艺术家们用浓墨重彩表现今日香港的风采,更感同身受香港的沧桑剧变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他们以艺术的方式描绘、展现和传播香港社会发展的蓬勃生机,让优秀的作品发挥感染人、激励人、鼓舞人的文化意义。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也是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在建校的纪念年份里,习近平主席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亲切回信,提出“加强美育工作”的重要思想,尤其鼓励我们“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中央美术学院愿和香港美术文化界一起,加强交流,共同落实好习主席的殷切嘱托,以坚定的信念和满怀的信心投身改革开放再出发。
此次展览从策划到实施历经一年,由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院长担任总策划,凝聚两地政府、机构、艺术家以及媒体的心力与期许。期间范迪安院长带队中央美术学院十余位艺术家深入香港进行为期一周的写生采风,穿越高楼林立的港岛、沿行维多利亚湾两岸,登临太平山顶,抵驻大澳渔村,宏观都市繁华盛景,近察生活和谐气象,瞩目时代风景,融合现场感受,创作了70余幅写生作品。随后范院长又组织学院骨干教师力量创作了一批反映香港在回归后繁荣发展新貌的主题创作。
主题创作《习主席与香港青少年在一起》画面以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访香港视察工作期间,与香港青少年在一起的影像为蓝本创作,展现了总书记重视、关心青少年成长,对于香港青少年寄予厚望。《东方之珠 浪漫依然》以“全景构图”来展现维港的“大风景”,呈现香港历经百年沧桑走向稳定繁荣并焕发新彩的气象。《港珠澳大桥》以动感前进的视角呈现港珠澳大桥的雄伟形姿,预示蓬勃发展的大湾区势不可挡的明天。
整个展区共展出200多幅作品,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聚焦新时代香港重大工程建设和都市景观的“香江潮涌 时代新貌”;展现香港多元文化的“东方之珠 风采依然”;描绘香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狮子山下 大美家园”;承载香港青少年童真憧憬、赤子之心、爱国之情的“美育花朵 艺术未来”。四个展区分别以红色、蓝色、绿色、浅绿色为背景色,让参观者在不同的背景色彩的区分下,穿梭于不同的主题空间,在画家的笔触中回望历史、着眼现在,与创作者产生共鸣。
参加此次展览创作的学院艺术家有:范迪安、王少军、戴士和、丁一林、张路江、陈平、王颖生、岳黔山、袁元、马晓腾、丘挺、白晓刚、石煜、李荣林、马佳伟、余丁、张义波。
对外美术教育交流中心 卫艳
宣传部 宋曼青/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