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建筑通讯》
一路筑三带 匠心绣花海
——北京分公司石家庄山前大道项目施工纪实
2018-12-03
■文/陈雅君 李高 李培
在晋冀陕三省通衢,一座蜿蜒近40公里的基础设施工程正在进行最后的施工,这就是由局投资建造的河北省石家庄鹿泉区山前大道工程,北京分公司承担其施工任务。
在河北省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推出的大型全媒体新闻航拍报道 《飞阅河北》 中,该工程是“省会石家庄专题”的开篇。镜头的背后,是二局人开拓进取,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辛勤努力。
从零起步“筑”好经济带
山前大道是石家庄鹿泉区西部山前区域唯一一条南北向干道,承载着南北区域贯通的重要功能。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鹿泉区与石家庄市区半小时通勤圈和与北京、天津两小时交通圈的交通网络干线。
“重”任当前,鹿泉区政府向在机场、码头等领域均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北京分公司抛来橄榄枝,邀请其承担山前大道道路拓宽、管廊建设、绿化等多个板块的建设任务。
重任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困难:公司虽在基础设施领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对于道路、绿化的施工却是头一遭。
项目组建初期,公司迅速组建管理团队参与项目建设,一方面请求公司总部调派人员支援;另一方面,采取社会招聘的形式,吸引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加入。
此外,项目部定期举行学习培训,升级“导师带徒”制度。“我们打破职级和工龄限制,让有经验的员工带徒,在关键板块保证配置1-2名经验丰富的‘导师’ 最终把关,在方案设计阶段则将权利下放,让 ‘学生’ 先行设计编排,再由 ‘导师’ 点对点修改完善,对症下药,让大家迅速成长。”项目总工程师高国栋说道。
人员数量和专业素质的大幅度提升,为山前大道工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筑路筑良心,要干就要克服一切困难,建一条让政府放心、人民安心的康庄大道。”项目经理蒋伟说。
串珠成链“建”证旅游带
山前大道因环山而建得名,是沟通石家庄与西山的“生命之路”。它把封龙山、龙泉湖、抱犊寨等15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条“玉带串珠”的旅游带。
而这些美丽的风景,也给团队的施工带来了难题。以抱犊寨美丽乡村纪念碑附近的管廊施工为例,当时,管廊位置与纪念碑仅有3. 2米距离,地下施工极易破坏碑体地基。
更让人头疼的是,该区域地下管线十分复杂,移动管廊位置又会与周边村庄燃气管道、引岗渠、电缆等“冲突”。而鹿泉区政府只给项目团队15天时间解决难题并完成施工。
“时间紧急,采用土钉墙法施工最快,也是唯一能保证时间的。”“广场纪念碑凝聚了当地人的乡土情怀,不得有失。”……类似的讨论常常在施工现场展开,大家没有上下班的概念,心里只有一件事:一定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项目经过反复的论证之后,决定采用锚拉护坡桩支护技术,给纪念碑做了一个直径0. 8米,长16米的“防护罩”,并设置三道预应力锚索支护加固,保证对纪念碑地基不构成任何影响。让人欣喜的是,大家仅用13天完成施工任务,比原计划还提前了2天。
华丽转变“绣”出绿画卷
当地人都说,曾经的山前是“黑”的。原来,鹿泉曾是石家庄水泥企业最多的地方,高峰时水泥企业达160多家,污染十分严重。因此,鹿泉区政府在山前大道规划建设初期,就对绿化十分重视。
为此,项目部聘请专业园林设计师,并联合政府部门,在植被选择和种植顺序上精心设计,保障山前大道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植树种花要拿出 ‘绣花’ 的精神,绿化不仅要下力气,更要花心思。”项目绿化总监李雪合娓娓道来,“植物是有生命的,你要把绿化工作当作是和生命的对话,用心,就能保证成活率。”
在树种选择和种树时间上,项目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今,山前大道植被成活率远超平均水平。中央8米宽的绿化带,两侧50到100米不等的景观带,500万平方米的绿化总面积,绿化带中还有慢行道和休闲驿站,每天锻炼、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每逢假日,这里更是成为了鹿泉一条新的绿色氧吧和“十里画廊”。
从曾经的“黑色山前”到如今的“绿树花海”,山前大道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升级。而作为她的建设者,从学徒到老师傅,北京分公司也递交了自己第一张道路、管廊、绿化一体化建设满意的答卷。来自鹿泉区政府的一封封感谢信、表扬信,是对项目团队的认可和肯定。
2018年6月,第二届石家庄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鹿泉区举行。“那个插着彩旗的地方,曾经200米一台挖机,500名工友同时施工;那个气球位置,我们在那干的真费劲,我吃饭睡觉全在车里解决……现在看着大家开心的笑脸,觉得之前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以建设者和志愿者身份参与大会的生产经理贾林鹏感慨道。
一路筑三带,匠心绣花海。为更多人打造美好生活,也是中建人义不容辞的“筑”福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