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 - 《菏泽学院报》
图片新闻
(上接6版)如今同为抗敌阵亡,使我们何等悲伤!”当时的报纸也发表文章,高度评价赵登禹将军英勇牺牲的精神,指出:
“从军人本分上说,将军抗敌守土,奋战至最后一滴血,光荣地完成了保国卫民的天职,足为全国军人的模范。”为表彰赵登禹抗日杀敌,为国捐躯的功勋,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褒扬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
赵登禹将军死难后,当时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派参议田春芳同北平红十字会人员到战场,将赵登禹及其他死难将士就地掩埋。抗战胜利后,原第29军旅长何基沣奉冯治安之命,到北平将赵登禹将军及第29军其他抗日阵亡将士之忠骨,移葬于卢沟桥畔。1946年7月28日,在赵登禹将军殉国9周年之际,国民党北平当局在中山公园举行北平各界公祭大会,追悼为国捐躯的赵登禹及佟麟阁将军。在此之前,北平人民为纪念这位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特将城内崇元观往南至太平桥的一段马路,命名为“赵登禹路”。同时北平通县也将古运河西岸的东大街更名为“赵登禹大街”,以志纪念。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政府表彰了赵登禹将军为国捐躯的英勇壮举,同时确认赵登禹将军及同期殉难的佟麟阁为抗日烈士,由中央人民政府于1952年6月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签署的烈士证书。1980年6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把墓地修茸一新。为纪念英烈,菏泽市人民政府于1995年10建立赵登禹烈士纪念馆,由张爱萍将军题写馆名。
赵登禹将军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为保卫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英勇抗战,以身殉国,其为国家和民族而献身的精神与功勋,将永远为中国人民所尊敬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