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建筑通讯》

寻访初心路『五关』看青年

作者:文/屈欣睿(二公司)    
2018-08-27    

  三秦大地,孕育了秦汉唐的盛世文明,培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也养育了一代代勤劳朴实的陕西人。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陕西人的代表,在延安的延川县梁家河村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梁家河大学问。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习总书记说“: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七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是我把心留在了这里。”读过《梁家河》,我来到这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山沟中的小村庄,通过了解习总书记经历的“五关”,学习习总书记艰苦奋斗的“七年知青岁月”。
  跳蚤关
  初至梁家河,正在成长阶段的习近平从城市来到农村,从坚强地忍受着跳蚤的叮咬,到开始寻求对付跳蚤的办法,到最后熬成了“牛皮马肉”,“任跳蚤怎么叮咬,照样酣然入睡”。
我们青年人在工作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跳蚤”,叮咬“肉身”,考验意志。有的人工作中稍有不顺心的地方,就撒手不干了,摔本子甩脸子,撂挑子不干了;有的人被各种负面思想攻陷“智慧高地”,全身上下充满负能量……古话说“: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虽有偏激,但却不无道理。青年同志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思想的先进性,首先想办法去对付“跳蚤”,坚定信念,磨练出“金刚罩铁布衫”,方能“百毒不侵”。
  饮食关
  靠天吃饭的梁家河食物稀缺,习近平到梁家河后面对的第二关,就是饮食关。困难时期,习近平“三月不知肉味”,吃的是糠菜半斤粮,胃开始接受以前从未消化过的东西。
在奋斗路上,我们可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困境,面对从未遇到的困难,但是只要敢于面对,勇于接受,坚持自己的目标,不断拼搏进取,就有成功的可能。习总书记说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敢于吃苦,不怕吃苦,在奋斗的路上洒满鲜花,才能不负自己的大好年华。
  生活关
  习总书记的生活关就是“什么也不会做,什么都要靠别人”。但通过学习,青年习近平学会了自己捻毛线、缝衣服、缝被子。当下的社会中,优渥的生活导致一些青年患上了“软骨病”,什么都要依靠别人,什么都想让别人来做,自己的工作担不起,自己的责任不负责。靠树树倒,靠人人跑,只有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坚定责任意识敢于担当,才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劳动关
  刚开始参加劳动的时候,习近平一天只能拿到6个工分,还没有妇女拿的多,但两年后,他能担着一百多斤的麦子,走十几里山路,拿到十个工分,这是最强壮的劳力所能拿到的最高工分。
生活在左,工作在右,努力地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青春最好的姿态就是在路上,不管是风和日丽,还是疾风骤雨,都不应该成为奋斗路上停滞不前的理由,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干好每一件事。
  思想关
  半山上的窑洞,煤油灯星星点点,看到自己在梁家河的居住环境,青年习近平戏称自己是“山顶洞人”。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习总书记居住了七年。
  有的青年同志太过看重一城一池的得失,或急于求成,或患得患失,不能摆正心态,以致丧失了机遇,丢掉了机缘。不妨看淡一点,将激情放在工作本身,享受成功的喜悦。
  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是奋斗、向上、值得学习的七年。艰苦的生活与劳作,奋斗与拼搏,才使得青年习近平从迷茫到坚定,过“五关”而“脱胎换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春建功,活在当下,奋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