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垦集团 - 《广西农垦报》
读懂母亲
作者:□ 覃德勤
2018-08-07
母亲是中国万千农村妇女中的一位,她给了我生命和健康的身体,她当初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我抚养成人,将来不用面向黄土背朝天。或许在旁人看来,这个心愿小得有些卑微,但这已是伟大的母亲毕生倾注在儿女身上的心血了。
母亲对我很严厉,在当时来说,大多数的农村家庭认为,女孩长大后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孩子读太多书没有用。可我母亲不一样,她认为只有认真读书才是女孩子唯一的出路。那时我父亲过世得早,家里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但她还固执地坚持送我上学。于是,每当我学习不认真时,少不了就会对我的调皮施以棍子的惩罚。虽说是个女孩,从小到大,挨过母亲不少的打,而我那倔脾气,每次挨打从来不哭也不跑。每次打完了,母亲看着我身上的一条条伤痕,又心疼地边流泪边教育我。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那条细细棍子打在我身上的疼。
我从高中开始就住校,每周末回家一趟,母亲的生活里多了一件事,唠叨。我一回到家,母亲就开始唠叨,其实现在来看,更多的是对我的叮咛,上课要认真听讲,平时多吃点饭,按时交作业,等等。说起来,母亲在她那个年代没有读过书,但她对人生的理解远比我一个丫头要深刻得多,我却把这种叮咛当做一种多余的唠叨。
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整整十余年的时间,我在家的日子远远少于在学校里的时间。母亲对我的唠叨,逐渐变成了电话里的叮嘱,只是这种叮嘱越来越少,只有“感冒了没有”“学习紧张不”等屈指可数的几句了,而我每次给家里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超过三分钟。
大学毕业后,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来到陌生的地方工作,总以为没有了桎梏,可以自由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却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不属于我。空手打天下,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我努力地工作着,从日常的电话中也体会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对我是有多担心,连唠叨都开始变得小心翼翼,而我却一点都没有觉察到。直到有一天,在我诉说了工作上遇到的困难之后,过了两天,母亲打电话来问我困难解决了没有。母亲因此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这些年,我突然发现,母亲老了。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能为我遮风挡雨的港湾了,她已经承受不起哪怕是一丁点的惊吓和忧愁了。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游子在外,报喜不报忧。由于离家远,自然回家的次数也就屈指可数,我珍惜母亲在有生之年的每一天,只要我一有空,就往家里打电话,问母亲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跟她聊聊家常,聊聊我的工作,聊聊家庭锁事。而电话的那头,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唠叨,且每一句话都是那么温暖。
当我读懂母亲时,她已经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