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 - 《白云山中一药业》

篆刻人生

2018-06-28     浏览(47)     (0)




  相传篆刻印章起源于殷商时期,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古往今来,中国人都喜欢用印章。最初,印章上都是一些没有意义的文字,作为一个个部落的图腾象征。到后来,这逐渐就成为一门艺术了。许多人,特别是书画大家,有几枚,或者十几枚印章,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
  刻一枚印章,是一件很讲究的事。挑选一块石头,不能太硬,否则难以下刀;不能太软,否则容易破损;石头中不能掺有沙粒,否则刀刃所到之处无法前行。方印,浑厚老实,为多数人所爱;不规则印,线条独特,道法自然,不拘小节。
  把石头的面盖在宣纸上,用笔轻轻勾勒出刻面的大小。毛笔蘸上研磨好的焦墨,在勾勒出的区域上仔细规划,描绘好要刻的文字或图案。墨迹干了以后,在原来的墨迹上再涂墨,如是再三。然后,把宣纸上的图样正面盖在石头的刻面上,压好。再在纸上蘸一点水,用指甲轻压纸面。待宣纸干后,掀开,墨迹便印在了石头上。
  “玉不琢,不成器”。接下来正是最关键的环节了。拿起刻刀,一刀一刀刻掉多余的部分。这一步可不得着急。倘若一味求快,则容易把要保留的部分也刻掉,那么之前的工作就前功尽弃,甚至会划伤自己的手。若患得患失,不敢下刀,那么细朱文的笔画就不够细,白文的笔画就不够粗。随着刀在刻面上滑动,石屑即随风而去,图案也渐渐浮现在眼前,一种成功的喜悦便油然而生。
  初步刻好,稍有不如意,便用砂纸轻轻打磨,重新再刻。笔画的修改,切不可用刀刃去“刮”,否则字体会软弱无力。唯有一刀一刀细心修改,反复修改,千锤百炼一番,一方好的印章便完成了。随即用刷子拭去石屑,印上印泥,盖在画卷上,无论是送给他人,还是留作自用,都会给画卷锦上添花。
  但刻好一枚印章,绝不是一时半刻能修炼而成的技能。曾经有人声称,要临摹五百方古印,再临摹五百方现代名家的印,才会略有所成,指的就是要多练习,多体会。从选择,经历,体会到收成,篆刻的每步都是人生的缩影,可能短期的付出不一定会有期待的收获,甚至会换来伤痕累累。可是一旦认准目标,不忘初心,锲而不舍地坚持,总会有一天,收获到最美好的一方人生的印章。(文、篆刻/邝永全)
  不忘初心,锲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