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只是一个‘打工仔’。”结束采访时,作为一院之长的李丰生教授很认真地说了这么一句话,让我们揣摩了许久。
“我虽然是一名院长,但我是来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服务的,帮助教师做好教学科研的工作,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平台……”李院长这样阐述自己的打工角色。
若不是亲耳所闻,我们大概不会相信一所高校院长会称自己是一个打工仔;若不是亲眼所见,我们大概不会相信这位院长真的就是一个“打工仔”。
这位身高近一米八的院长,或许会让不熟悉他的人觉得有点高不可攀,但接触后才发现他是如此的平易近人:他说话时真挚的眼神,亲切平和的语气,几乎让我们忘了是跟一位厅级干部在谈话。李丰生教授自2009年5月份出任我院院长以来,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地治学治校,尽其所能为师生服务。服务学院:努力打造合格本科院校从2008年6月到2009年5月,我院院长之位一直是空缺的,李院长可谓是在全院师生期待的目光中走马上任。回忆初来乍到时的情形,他说:“我要感谢学院广大领导干部和师生们接受我,给我提供一个和大家共事的机会,尽管压力很大,但我会诚心诚意为大家做一些实事。”话语里充满了谦逊和感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有远大的志向,坚毅的意志,全校师生一起努力,相信一定可以使学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李院长凭着这样坚定的信念,踏上了梧州学院院长这个工作岗位。
我院是梧州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李院长说:“这就是我院的特色和优势,所以我们可以依托政府,充分发挥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能,这也是高校教育的一大职能。”今年3月5日至9日,李院长代表学院参加了“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行”活动,实地了解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热潮和改革发展形势,进一步思考我院如何服务广西经济新发展的问题,他在与其他学院领导讨论后,决定带领学院的一些专家和相关部门人员到梧州市工业园区以及各区、县进行考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梧州市当前的产业发展现状,从而进行思考我院能为之做什么,并付诸实践。他还打算在以后的院级课题研究中,鼓励教师们多研究应用型课题,不断提高我院服务广西和梧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李院长一直从事旅游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教育部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出版了《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等三部著作,担任《生态旅游》系列丛书、《酒店管理》系列教材、林业部统编的教材《森林生态旅游经营管理》等书的总编、编委或主审,是旅游方面知名的专家。在他积极牵头下,如今我院与梧州市旅游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我院多次参加市旅游业课题研讨,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为学院旅游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供了更好接触梧州市旅游的平台。目前,李院长还带领教师们论证在学院成立旅游文化研究所和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
“学院虽然升本了,但距离一个合格的本科院校还有一定的距离。”李院长时刻这样告诫自己,告诫师生们。在他看来,我院的教学设施、管理理念、学校制度等不够完善;还有一些老师的本科意识不强,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现在,他要求在今年开展一次学院的自我评估,找出差距,并想办法去填补这个差距,努力打造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服务教职工:他们是亲密的伙伴和朋友李院长去年夏天来到学院时,有一幕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很多办公室中的教职工都在满头大汗地工作。这些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因为学院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必要的建设中去,所以只在少数的领导办公室里安装了空调,其他的办公室只有电风扇。今年新学期,综合教学大楼得以使用,学院积极向广西财政厅申请了综合教学大楼搬迁专项经费,为教学和管理部门的办公室都安装空调,改善办公条件。据了解,现在已经安装了145台,接下来还要进行第二批26台的安装工作,届时学院全部的办公室都将装上空调。看着教职工们有了一个好的办公环境,工作起来更有干劲了,李院长也乐在心里。
为了让学院的干部及教师们能够跟上知识时代的步伐,学院积极创造条件让各个系的教师们走出去,考察、参加培训,或挂职,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尽可能多的跟国内外本专业的一流专家多接触,把握学科最前沿的知识。据统计,2010年的学院处级以上干部培训经费预算比2009年增长了20%,一般干部和教师的培训经费预算则增长了42.85%。最近,我院就有十多个教师到美国、英国、泰国、菲律宾、加拿大等国进行学习交流。
对于师资力量方面,李院长满怀憧憬地说:“我院今年会实施‘教授培养工程’、‘博士培养计划’、‘教学名师工程’、‘学术休假制度’、‘研究生导师遴选和推荐计划’等五项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其中‘教授培养工程’和‘博士培养计划’是重点。”
他没有把学院教职工们看作是他的下属,而是重要的工作伙伴、亲密的朋友,发自内心的欣赏他们,并尽自己全力去帮助他们。在很多教职工眼里,李院长则是一个儒雅、智慧和实干的领导。服务学生:一切要以“生”为本李院长的学习经历很丰富,他先后毕业于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现桂林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后留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现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专业生态旅游方向博士生导师。他很重视各个时期的学习重点,他要求同学们:要在大学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他感慨地说:“同学们要学会学有用的东西,不能把课程‘学死了’,最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业务素质、综合素质,多学习一些跨专业的知识,学会用不同的思维来看待和处理问题,这对以后工作也是有好处的。”
来到我院后,有一件事让李院长挺纳闷的,就是学生们平时在路上、在电梯间遇见老师,很多时候都不会主动打招呼,这与他以前在日本留学时的情况截然不同……他说:“固然,我们国家和日本环境不同,但我们虽然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啊,我们要注意礼仪礼节,并从自我做起。每个人素质提高一小步,整个民族素质就提高一大步了!”
“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事”,李院长说,“学会做人了,才能在平时或是毕业后学会去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以及个人跟社会的关系。”
目前,正值我院毕业生就业之际,李院长分析着说道:“其实人生规划是分为三个阶段的———就业,职业,事业。”他说,在刚毕业后先就业,在工作中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并逐步确定自己的优势,形成职业观,确定自己的职业,在职业工作中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最后才进入事业阶段。“我们有的毕业生就业时就想到自己的待遇高不高,工作辛不辛苦,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注重的是这个行业能不能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啊。”虽是平实的话语,传递的却是对毕业生的谆谆教诲和真切的牵挂。
李院长十分关心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状况。去年刚上任,他就走进每个系了解情况,也经常到课堂里听课,课后喜欢跟老师和学生们聊天,一起探讨学习方法和经验。当他看到学生活动丰富多彩,但活动场地和空间有限,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他就与学院其他领导商量决定拿出100万经费准备利用体育馆的一部分空间建设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让团委学生会、各社团以及学生管理机构聚在一起,打造一个供学生们交流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平台。当他在校园里闲逛时,在十字路口发现有些老师或学生骑车太快了,而那里又没有减速带,觉得这样对骑车的人和行人都很危险,便想到要在那里设置减速带或者限速标志……他认真地说:“我觉得做领导的不应该只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一定要到处走走看看,这样才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呢。”
在我们采访前,有同学反映来学院一两年了但并不认识学院领导,当我们告诉李院长这一信息时,他并没有皱眉表示不满,而是当即若有所思:“确实,领导事务繁忙,与学生接触是少了些,那我们可以考虑以后在每周里设立一天院领导接待日,接待老师和学生,这样大家面对面地交流,不仅能够互相认识,还可以了解学院师生们有哪些困难,这挺不错的。”说完笑了笑,仿佛在为想到一个好点子而高兴。他接着说,“今后我也会要求领导老师多到各系课堂里听课,多与学生接触,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以‘生’为本啊。”
走出李院长的办公室,我们有些惊愕,惊愕于我们采访的是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打工仔”,我们还有些惊喜,惊喜于我院有这样一位尽心尽力为整个学院服务的院长。我们想,此刻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在李院长等学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梧院师生定会万众一心,共同努力,让学院在合格本科院校发展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前行!(毛廷贵李秋荣)